兴庆法院创新信访工作模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兴庆法院创新信访工作模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近年来,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在信访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制定规范、优化接访制度、加强信息分析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制度建设:规范引领信访工作
为加强和规范信访工作,兴庆法院研究制定了《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规定》,并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该规定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具体流程,对信访工作的接待、办理、回复、落实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范,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信访工作有章可循。
领导接访:增加频率提升实效
在原有院领导周二接访制度的基础上,兴庆法院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增加了部门负责人周五上午固定接访制度。这一举措不仅增加了接访频率,也进一步确保了来访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
信息分析:精准把握信访态势
兴庆法院注重信访信息的汇总分析工作。立案庭信访办定期对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及时通报信访工作情况。例如,对1-2月的64件来访投诉问题进行了梳理,将问题压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严格落实“案-访比”指标,督促法官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提升办案质效。
创新实践:打造“共享法庭”新模式
在传统信访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兴庆法院创新推出了“共享法庭”模式。这一模式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为指导,将司法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一线,通过整合法官、律师、人民调解员等多元解纷力量,实现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
据统计,通过“共享法庭”模式,兴庆法院诉前化解纠纷1509件,90%以上的物业纠纷在矛调中心“共享法庭”得到前端化解。金融“共享法庭”高效处理金融案件644件,通过要素式审判仅用30分钟审结20件信用卡纠纷系列案件。此外,还通过升级“调解员+赋强公证”模式,将办案周期平均缩短15天。
成效显著:信访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兴庆法院的信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有效减少了信访事件的发生,也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据统计,通过源头治理和多元化解机制,实现了“案结事了”“定分止争”,信访法治指导达10次,有效防止3次涉百余人群体敏感事件发酵。
经验启示: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样本
兴庆法院的信访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其创新举措符合中央和地方关于信访工作的总体要求,“共享法庭”等模式已在其他地区推广,相关经验被媒体报道和官方通报认可。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信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样本。
总体来看,兴庆法院通过制度建设、领导接访、信息分析和创新实践等多维度举措,构建了科学高效的信访工作体系,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了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