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详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大核心素养与教学革新
温儒敏详解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大核心素养与教学革新
2024年秋季学期,全国小学和初中将启用新修订的语文统编教材。作为这套教材的总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荣休教授温儒敏对新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解读。
修订版教材:稳中求进的改良
温儒敏强调,2024年秋季启用的新教材并非全新编写,而是在原有统编教材基础上的修订完善版。主要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
内容调整:课文进行了少量增删,增加了体现时代性的篇目,同时降低了拼音识字的难度。古诗文篇目基本保持不变,小学阶段收录100多首,初中阶段占比约50%。
结构优化:小学语文学习园地的栏目从11个精简至8个,初中每个单元新增“阅读综合实践”,强化了综合性与实践性。
语文核心素养:以一带三的教学理念
温儒敏指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文字运用、思维训练、审美培养和文化传承。他提出“以一带三”的教学理念,即以语言文字运用为基础,带动思维、审美和文化传承的综合提升。
“语文独有的方式是什么?就是熏陶、感悟,以特有的方式去提高他的思维,他的审美的能力,来获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信,这就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温儒敏强调,语文教学要始终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避免过度关注形式而忽视经典文本的深入阅读。
教学建议:立足学情,循序渐进
针对一线教师,温儒敏提出了以下具体建议:
减轻压力,稳步改革:新教材的“新”并非颠覆性变革,教师应以积极心态逐步适应,不必焦虑。办学条件好的学校可以加快改革步伐,条件较差的学校则可以分步实施。
重视“学习任务群”:通过任务群教学突破传统精讲细析模式,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要避免形式主义,注重实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整本书阅读重在“目标管理”:这种新的课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拓展阅读面。
古诗文教学重在诵读:温儒敏建议教师注重反复诵读和自由吟诵,帮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不要过度解读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澄清误解:教材改革不是“大变动”
针对社会上关于教材改革的种种传言,温儒敏多次公开辟谣:
- 所谓“古诗文背诵篇目从14篇猛增到72篇”纯属谣言,实际要求一直保持在五六十篇左右。
- 教材改革不是“大变动”,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适度调整和完善。
- 不应盲目追求“大语文”“大单元”等概念,而应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性地位。
“课程一定要改革,但不是推倒一切的革命,不能搞‘一刀切’,全国那么大,还是要照顾不同地区学校的不同学情,要在现实基础上改良和革新。”温儒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