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发布:春运自驾安全全攻略!
公安部发布:春运自驾安全全攻略!
2025年春运期间,预计有72亿人次选择自驾出行,占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的八成。面对如此庞大的自驾出行规模,公安部提前发布春运交通安全提示,提醒广大驾驶人和乘客注意出行安全。
出行前准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自驾出行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安全的第一步。公安部建议驾驶人提前了解以下信息:
路况信息:通过导航软件、交通广播等渠道,提前了解沿途道路的施工、封闭、拥堵等情况,合理规划路线。
天气预报:关注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天气变化,特别是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做好相应的行车准备。
车辆检查:出行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轮胎、刹车、灯光、油液等关键部位,确保车况良好。
路线规划:尽量选择错峰出行,避开春运高峰期和易拥堵路段。同时,备选一条备用路线,以防万一。
行车安全:谨慎驾驶,防患未然
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风险增加。公安部特别提醒驾驶人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专注:避免分心驾驶,不要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吃东西或与乘客过度交谈。
遵守交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超员、不疲劳驾驶,切勿酒驾醉驾。
保持车距:高速公路行车时,时刻保持安全车距,不要随意穿插,切勿占用应急车道。
恶劣天气应对:遇到雨雪冰冻天气,要降低车速,控制距离,不急打方向,不急踩刹车。尽量沿前车车辙轨迹行驶。
新能源汽车充电指南
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充电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出行体验。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充电桩3.31万个、充电停车位4.93万个,覆盖率达97%。
充电设施分布:除少数高海拔服务区外,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基本实现了充电设施全覆盖。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还建设了600-800千瓦的超充站。
应急充电服务: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引入移动充电机器人,实现从“人找桩”到“桩找人”的转变。同时,各地建立了充电繁忙服务区调度保障机制,增设移动充电设备。
信息查询:驾驶人可通过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导航App、“e路畅通”小程序等,提前了解充电设施使用状况,合理规划充电地点。
使用建议:建议车主在出行前做好车辆电量规划,高峰时期尽量错峰充电,少量多次补电,以提升整体充电效率。
各地保障措施
为应对春运自驾高峰,各地交通运输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
京津冀地区:北京在28个服务区投入481个充电桩和637个充电车位,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备全覆盖。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已建成500个充电桩,覆盖率100%。
长三角地区:吴庄收费站设置“潮汐车道”,根据流量动态调整进出口方向。沪杭高速设置14处事故快处点,提高事故处理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址山服务区(北区)配备42个充电桩车位,其中6个480kW超充车位。南沙大桥上线主动交通流管控系统,提升通行效率。
成渝地区:四川高速服务区引入充电机器人,实现移动充电服务。多个服务区开展“一站式服务”,整合车辆救援、保险理赔等服务功能。
春运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自驾出行已成为主流选择。面对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天气条件,每一位驾驶人都应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合理规划行程。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交管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为春运期间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