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创点亮古村落的新生活:福建屏南龙潭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创点亮古村落的新生活:福建屏南龙潭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9/25/content_26082735.htm
2.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0902/1e792d320e5740bf86c54f9a435661f5/c.html
3.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5bc0a0e4b0b88db5c48943.html
4.
http://www.news.cn/culture/20240903/e5323bfb6651458e8b9daddccc96580a/c.html?page=3
5.
http://www.news.cn/20240625/46286b06ed5b4eb69490284a55e84d7e/c.html
6.
https://news.sina.cn/gn/2024-06-02/detail-inaxhwvh2182536.d.html?vt=4&pos=108
7.
http://www.news.cn/culture/20240903/e5323bfb6651458e8b9daddccc96580a/c.html
8.
https://www.xcgbb.com/area/fj/202405/t20240506_8262838.shtml

在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的崇山峻岭间,一个曾经寂寂无闻的小山村,近年来因为大批“新村民”入驻而火爆“出圈”。这个被誉为“文创点亮的古村落”就是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龙潭村。

01

从衰败到复兴:一个古村落的文创蝶变

龙潭村有着500多年的历史,村内保存着59座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个曾经繁华的古村落逐渐凋敝。到2015年,1100多户籍人口中只有100多名村民留守,59座古民居空置荒芜,整个村庄陷入沉寂。

2017年,转机出现了。屏南县启动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龙潭村成为试点。在文创项目总策划林正禄的带领下,一场以文创为核心的乡村振兴实验在这里展开。

02

创新机制:三方合作模式激活闲置资源

龙潭村的文创项目采取了独特的“三方合作模式”:创业者出资、驻村文创专家设计、村委会代建。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还保证了设计的专业性和施工的规范性。

同时,龙潭村还创新性地采用了“工料法”:由村委会统一购料,聘请村里具备传统建筑经验的村民作为工匠。这种做法既传承了传统建筑工艺,又为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03

文创引领:艺术点亮乡村新生活

在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巧手下,一座座破旧的老宅焕然一新,变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创空间。音乐吧、艺术工作室、特色民宿、咖啡屋、音乐厅、博物馆等场所相继落成,为村庄注入了新的活力。

梅宏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律师,她在这里建起了自己的艺术空间。“我当时一看这个房子,就有兴趣。房子是林老师设计的,和以前我们看到的乡村房子不太一样。我被这里的氛围打动了,一群人很快乐地生活,一起唱歌,一起吃饭,一起喝茶聊天。”梅宏说。

祁国艳来自青海,曾是一名建筑设计工作者。她在这里学会了画画、唱歌、手冲咖啡,还成为了片区第一位精酿啤酒师。“我在这里找到了理想中的生活方式,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又能享受乡村的宁静。”祁国艳表示。

04

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文创项目的推进,龙潭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据统计,每年吸引80多万人次前来旅游打卡。游客的增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仅吸引了130多位“新村民”前来长久定居、创业,也促使昔日外出的年轻人纷纷返乡,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陈忠业是返乡创业的青年之一,他在村里创办了“回村人艺术空间&龙潭酒博馆”,将传统黄酒与现代文创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特色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以前总想往外走,现在发现家乡才是最好的创业舞台。”陈忠业感慨道。

05

文化复兴: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文创项目的实施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龙潭村的四平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在村里经常能看到四平戏演员与游客互动的场景。此外,各种艺术展览、文化活动也在这里频繁举办,让这个古老的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龙潭村的成功实践证明,通过文创项目不仅可以激活传统村落,还能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种模式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