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光现象
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解析:白居易《暮江吟》中的光现象
在中考物理中,光现象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它不仅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常常结合古诗词、生活现象等进行综合考察。让我们通过一道2024年重庆A卷的中考真题,来深入解析光现象的相关知识点。
真题解析
题目:(2024·重庆A卷)下列关于白居易的《暮江吟》中描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一道残阳铺水中——水中的“夕阳”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呈现出红色是江面反射红光的原因
C. 可怜九月初三夜——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是自然界中的光源
D.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珠特别明亮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原因
选项分析
让我们逐一分析每个选项:
A项:光的折射还是反射?
“一道残阳铺水中”描述的是太阳接近地平线时,阳光在水面上形成的景象。这里的关键是要区分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际上,水中的“夕阳”是太阳在水面上成的像,这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而不是折射。因此,A项错误。
B项:江面为何呈现红色?
“半江瑟瑟半江红”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的景象。江面呈现红色的原因是傍晚阳光以较大角度入射到水面时,大部分蓝光被散射,而红光因波长较长穿透力强,经水面反射后使江面显红。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因此B项正确。
C项:月亮是不是光源?
“可怜九月初三夜”提到的九月初三夜空的弯月。这里需要区分自然光源和反射光源。月亮本身并不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其实是它反射的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所以C项错误。
D项:露珠的明亮与色散
“露似珍珠月似弓”中的露珠特别明亮,有人认为这是白光发生了色散的结果。但实际上,露珠看起来明亮是因为光线在其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结果,而不是色散。因此D项的解释也是错误的。
相关知识点总结
通过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出光现象的主要知识点:
光的直线传播:如影子形成、日食与月食等。
光的反射:包括平面镜成像、水面倒影等,遵循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改变的现象,如筷子在水中“折断”。
光的色散: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典型例子是彩虹的形成。
2022年中考真题补充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些知识点,让我们看看2022年其他地区的中考真题是如何考察光现象的:
例题1:(2022·北京卷)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
B.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
C. 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D. 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
解析:这道题考察了光的折射、反射和直线传播等知识点。正确答案是B,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日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
例题2:(2022·上海卷)将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会: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这道题考察了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大得慢一些。因此正确答案是A。
解题技巧
理解概念:准确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等概念,区分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
实验观察:通过实验观察加深理解,比如用激光笔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生活联系: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比如通过观察水面倒影理解光的反射。
多做练习:通过大量练习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法,相信你能够更好地掌握光现象的相关知识,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