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致癌物暴增!家里这几种瓶子、塑料袋,用完赶紧扔了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致癌物暴增!家里这几种瓶子、塑料袋,用完赶紧扔了吧!

引用
读特深圳门户
1.
https://m.dutenews.com/n/ctmedia/502639

塑料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你是否知道,一些常见的使用习惯可能暗藏风险?比如,反复使用的塑料瓶、从垃圾桶“抢救”回来的外卖碗,这些看似节约的行为,实际上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将为你揭示塑料制品使用背后的安全隐患,并提供实用的使用建议。


重复使用塑料制品的危害

饮料瓶、矿泉水瓶等PET塑料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迁出两类有害物质:

  • 金属催化剂“锑”(tī):这种物质在酸性环境中的迁出率会增加,可通过皮肤、消化道等路径进入人体,对皮肤、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或器官造成损害。

  • 塑化剂:为了增加PET的耐用性、强度等,通常会加入以邻苯二甲酸酯(PAEs)为代表的塑化剂。这种物质会扰乱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同时提高癌症风险。

虽然小剂量的锑对人体影响不明显,但它存在一定的蓄积作用,长期慢性摄入,会给人体各器官、各系统带来不可逆的损伤。

重复使用可能引发的问题

  • 有害物质迁移量暴增:用喝完的PET塑料饮料瓶装醋、油、酱等,可能会使有害物质的迁移量暴增。比如,油会使塑料瓶中的塑化剂迁移量增加近20倍(与装入水相比),而装入ph值较低的醋,则可能会使塑料瓶中的重金属和类金属的迁移量增大。

  • 高温促使有害物质扩散:用塑料饮料瓶分装调味料后,不少人会选择把它们放在厨房的灶台附近,炉火的高温可能会让分子的活动加剧,塑料饮料瓶中有害物质的扩散也会随之加剧。依据热力学扩散曲线模型,高于60℃后,各种有害物质扩散的速度基本上是以指数级上升的。

  • 长时间使用风险增大:即使按照设计好的使用场景,在常温下盛装纯净水,当盛装时间超过设计年限太多时,也同样会出现塑料饮料瓶中的有机物等迁出量明显增大的现象。更不要说换了里面的内容物后,还长时间使用,风险可是很大的。

常见塑料制品的使用指南

除了“1号PET”塑料,日常生活中还会接触到餐盒、保鲜袋等其他几类塑料。以下是各类塑料制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号HDPE 高密度聚乙烯

  • 特点:对于高温的耐受力稍高一些,可以承受110℃的高温。除了制作成塑料袋、塑料桶等形式,多用作建筑中的管材、门窗、纤维制品、中空容器、薄膜以及注塑制品等。
  • 使用建议:由于会在长期使用中释放有害物质,因此不建议用于盛放食品。

3号PVC 聚氯乙烯

  • 特点:分硬性和软性两种,通常用于日用品类,比如塑料手套、塑料板材、日用品塑料瓶等。一些劣质保鲜膜也会使用PVC材料。
  • 使用建议:这种保鲜膜不适合高温加热。

4号LDPE 低密度聚乙烯

  • 特点:常见的有保鲜膜、密封袋等,可适当耐受90℃左右的温度。
  • 使用建议:超过110℃可析出有害物质,不建议装高温食物。

5号PP 聚丙烯

  • 特点:如果习惯用塑料盒装食物,可以专门购买符合标准的PP塑料盒。PP塑料制作的微波炉餐盒、奶瓶等耐高温,可以装热水、热食物等。PP材料也是所有塑料中唯一可微波炉加热的材质。
  • 使用建议:一些可进微波炉的餐盒盒体是5号PP材质,但盒盖可能是不能进微波炉的材质,因此加热时需要拿掉盒盖,否则也会导致有害物质释放。

6号PS 苯乙烯均聚物及与丁二烯共聚物

  • 特点:主要应用于一次性餐具、饼干盒、文具等,耐热性较差。
  • 使用建议:不建议装高温食物和重复使用。

7号PC 聚碳酸酯

  • 特点:可以用于制作可重复使用的水瓶等,也可用于制造日用品,如水桶、行李箱等。PC材料耐酸,但不耐油、紫外线、强碱等,不耐微波。
  • 使用建议:不适合装厨房调料。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