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医院专家教你“五个一”防胆结石
同仁医院专家教你“五个一”防胆结石
“胆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之一,发病率高达10%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胆结石不仅会引起剧烈疼痛,还可能引发胆囊炎、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增加胆囊癌的风险。”北京同仁医院肝胆外科专家赵晖医生如是说。
“五个一”守则:预防胆结石的科学指南
赵晖医生指出,预防胆结石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他提出了简单易行的“五个一”守则,帮助人们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控制“一”个体重
肥胖是胆结石的重要诱因。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每增加1个单位,胆结石的风险就会增加10%。这是因为过多的脂肪会改变胆汁成分,促进胆固醇结晶的形成。因此,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预防胆结石至关重要。
坚持“一”日三餐
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尤其是长期不吃早餐,会增加胆结石的风险。赵晖医生解释说:“胆囊需要定时收缩来排出胆汁。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胆汁会在胆囊内过度浓缩,容易形成结石。”因此,每天按时吃早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每天“一”小时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降低胆结石的风险。赵晖医生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到1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游泳。运动不仅能帮助控制体重,还能改善胆囊功能,是一举多得的健康选择。
多吃“一”类食物
赵晖医生特别强调了高纤维素食物的重要性。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胆汁酸的排泄,从而降低胆结石的形成风险。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相当于5-6份蔬菜水果。
少吃“一”类食物
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是预防胆结石的关键。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促进结石的形成。赵晖医生建议限制红肉、动物内脏、奶油等高脂食物的摄入,选择低脂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制品和瘦肉。
特殊人群需警惕
某些人群患胆结石的风险更高,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女性由于激素影响,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更容易形成结石。40岁以上的人群、有胆结石家族史的人、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素食者,都属于高危人群。这些人除了遵循“五个一”守则外,还应定期进行B超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专家提醒:预防胜于治疗
赵晖医生最后强调:“胆结石的治疗虽然有多种选择,但预防始终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可以大大降低胆结石的发生率。一旦发现相关症状,如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通过遵循“五个一”守则,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胆结石的风险,维护肝脏和胆囊的健康。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预防胆结石,还能带来全方位的健康益处。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享受无“石”一身轻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