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是靠什么争取到美援的?过程其实非常辛酸
宋美龄是靠什么争取到美援的?过程其实非常辛酸
在民国时期,宋美龄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和不懈的努力,在争取美国援助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然而,这段历史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与挫折。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曹植《洛神赋》
在以前的时候,女子极少能在外界崭露头角,即使有女皇武则天、战国时期宣太后此类的人物,也无法改变当时世人心中对女性的成见与看法。
女子的才华在当时也是不重要的存在。可即便如此,在历史的前行轨迹下,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女性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华民国时期,在经历了动荡不安的纷争之后,女性能抛头露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更有甚者,前往世界各地去留学,学习新思想,拯救当时百废待兴的国家。
她们学习各个国家的语言、学习外交才能,宋美龄便是这其中的一员,在抗战时期,她发挥了自己的价值。告诉人们,女性在政治地位上也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当时的国家四面受困,在战事上饱受欺压、战士们奋力反抗外敌的同时,外交方面也大不如意,因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导致所有信息的传递都产生了阻碍,即使我们在快速学习,但一开始的局面还是十分严峻的。而这个时候,宋美龄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她运用了自己的外交能力使中美两国外交关系改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多才多艺的宋美龄
宋美龄,在少年时受家庭的影响,成为了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奇女子。小的时候,她跟随自己的二姐宋庆龄来到美国留学读书,就读于威斯里安女子学院。
在西式教育的影响下,宋美龄的思想和谈吐举止已经融入当时的西方国家,在国外的这段时间,宋美龄学会了六国语言。不久后,从美国回到上海的宋美龄决心学习本国的文化,走上了属于她的外交之路。
宋美龄的姐姐宋庆龄也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女子。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宋庆龄成为了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在自己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二人患难与共,一同为了所向往的国家而努力着。
她跟随自己的丈夫孙中山先生在日本四处奔走、护国护法,最终创立起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美龄在二姐的帮助下,来到了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担任英语老师一职,因为优秀的教课过程,被一位高官夫人推荐给上海市社会局,上海市社会局对其进行考察,觉得她可以胜任,因此邀请她加入刚成立了不久的电影审查委员会。
在电影审查委员会就职了半年后,有人邀请她来上海市参议会任职。当宋美龄听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是拒绝,但在大姐宋霭龄不这么认为,在大姐宋霭龄的极力主张下,她辞去了电影审查委员会专职译员的工作,加入了上海参议会。
进入了政界的宋美龄担任了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的执行秘书,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到一年宋美龄就提出了辞职,并只身一人前往广州。
不久之后,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在上海莫里哀路孙中山寓所举办了一场晚会,蒋介石在这场晚会中结识了宋美龄,对她一见倾心,不惜一切代价想娶她为妻。
而当时的宋美龄在上海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不凡的谈吐,成为了当时上海男子所梦寐以求的对象。面对蒋介石的求取,第一个拒绝的是宋美龄的姐姐宋庆龄。
展现自己的外交能力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病逝,宋庆龄肩负了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和重大使命,即使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宋庆龄也没有放下孙中山先生的遗志,而是坚定地走了下去。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宋庆龄发表严正声明,宣布与蒋介石彻底决裂。
在四一二政变后的蒋介石率领北伐军打进上海,之后对宋美龄穷追不舍,虽然二姐宋庆龄不同意,家里唯一赞成的是大姐宋霭龄,她利用自己妹妹的心理,历数蒋介石的好处,最终宋美龄答应跟蒋介石在一起。1927年年底,宋美龄跟蒋介石结婚,两人按照基督教礼仪在宋宅完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婚后的宋美龄,成为了“第一夫人”,宋美龄凭借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跟随蒋介石参与了很多活动,将自己“第一夫人”的名头发挥到了极致。
1936年,宋美龄出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当时正在组建空军,为了能让空军组建顺利,宋美龄出面发挥了自己的外交才能,聘请外国顾问、购买外国飞机。她还花时间去学习航空和飞机方面的知识。
在扩建空军的发展过程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囚禁蒋介石,宋美龄开启营救行动。在蒋介石逃离西安后,他把空军方面的扩建事宜全权交给了宋美龄,宋美龄邀请了美国陈纳德将军指导中国的空军事宜,在陈纳德的帮助下,宋美龄成为了中国空军的总司令,被后人称为“中国空军之母”。
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全球陷入了一片战火中,中国也在之前的战争中略显疲态,1942年宋美龄秘密离开重庆,借以去往美国治病,访问自己的母校,暗中谋求美国援助。
1943年罗斯福对宋庆龄进行接待,当天宋美龄进入了美国国会演讲台,仅仅20分钟的演讲,使全场掌声不断,持续了四分钟。宋美龄也是第一位登上美国国会演讲台的女性。
宋美龄也因为这场演讲出了名,之后她前往多地进行演讲,呼吁美国把对欧洲的重心移到亚洲身上。短短几个月,她所到之处美国人民鼓掌欢呼、进行捐款,支持抗日战争。一共募集了资金达1700万美元。一时间宋美龄风头正盛,美国媒体大肆报道关于她的新闻。
忙于奔波的疲惫
即使在宋美龄慷慨激昂的演讲下,美国对中国的支持也是很微薄的,比起对欧洲的支援,对中国的支援仅仅只有一星半点。
当第二次宋美龄求助美国时,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宋美龄冷嘲热讽,讥讽她向美国乞讨,甚至当宋美龄的专机落地后,美国的媒体们也向她纷纷泼出冷水,比起之前的大肆宣扬,现在过于冷漠。甚至还在报道中引导民众,不要给予中国援助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
在这种情况下,宋美龄找到了马歇尔夫人希望自己能探视生病的马歇尔,以此来获得美国政府的资金帮助,但探病过程中并不顺利,即使宋美龄没提所需的资金,就被马歇尔以生病为由进行了拒绝。
之后她住进马歇尔的家里,希望用家常话的聊天能引起马歇尔的回应。之后虽然跟杜鲁门见到了面,但其聊天内容并不是很愉快。杜鲁门借马歇尔身体状况为由说,等马歇尔身体好后再对其商议。
不甘失败的宋美龄几经思索,认为是美国国会中的亲英法派影响了杜鲁门对中国的帮助,因此她暗做手脚,导致干涉了杜鲁门的决策。使得关系更加恶化。即使蒋介石几次用电报催她回国,她还是想再试一试,她给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发去电报,希望儿子能照顾好蒋介石。
面对资助无果,宋美龄决定利用“中国游说团”向美国施压,希望即便得不到资助,也能让美国方面承认蒋介石的“领袖地位”,但由于国内政治腐败不堪、经济早已崩溃、军事节节败退、民心发生改变,以至于宋美龄此次援助的失败,宋美龄的“美援梦”被彻底击碎了。
其实面对第一次援助时,从美国对欧洲和对亚洲的援助中就能看出,美国支援宋庆龄是因为希望在二战时期中国能拖住日军,不会来影响美国本国的利益,当时美国和中国同属反法西斯阵营,互利互助。第二次求助时,美国已经没有能从中国汲取的利益,即使宋美龄想尽办法也不能寻求到他们的帮助。
小结:
宋美龄,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她的一生令人羡慕,拥有“第一夫人”的名头,拥有世人的称赞,在这样光辉的时刻,也请不要忽略,这样一位传奇的女子在成功背后说不尽的心酸。
当第二次向美国援助,宋美龄一路上不知道遭受了多少的争议和白眼,即使曾经的她被光环加持,在求助美国援助这件事情上,她都是经历了十分心酸的过程。
归根究底,宋美龄的心酸是因为她不明白,不是凡事都可以借助外力,得靠自己变得强大才有所谓的话语权。因为依附他人的强大只会让自己更加的落魄。只有自己足够的强大,才不会让自己有一天去遭受别人的白眼和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