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与儿童社交心理:现状、影响与应对指南
社交媒体与儿童社交心理:现状、影响与应对指南
近年来,社交媒体已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问题的比例正在急剧上升,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数字技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生活的担忧。
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现状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发布的《关注欧洲、中亚和加拿大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和游戏情况》报告显示,2022年超过十分之一的青少年(11%)表现出社交媒体使用不当的迹象,这一数字在2018年仅为7%。女孩报告的社交媒体使用不当程度高于男孩,分别为13%和9%。此外,超过三分之一(36%)的青少年表示经常在网上与朋友联系,其中15岁女孩的比例最高,达到44%。
社交媒体使用问题被定义为一种具有成瘾症状的行为模式,包括无法控制使用行为、不使用时产生戒断反应、热衷于社交媒体而忽视其他活动,以及因过度使用而导致日常生活出现负面影响。
社交媒体对儿童社交心理的影响
多项研究表明,不当使用社交媒体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会降低高中生的生活满意度。英国《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2019年刊登的研究证实,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存在关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还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放大性别刻板印象,对女童的福祉、学习和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报告援引“脸书”调查结果称,32%的受访少女表示,当她们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时,社交媒体平台“照片墙”会加剧这种感觉。此外,女童比男童遭受更多的网络霸凌。
如何正确引导儿童使用社交媒体
面对社交媒体带来的挑战,家长和教育者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儿童使用社交媒体呢?
了解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鼓励孩子与你讨论他们如何使用互联网,并向你展示他们的活动。与他们讨论他们可能遇到的内容类型。
熟悉青少年使用的社交平台:了解孩子使用的社交平台,询问他们现在流行哪些应用,孩子喜欢哪些应用。可以要求他们向你展示这些应用是如何运作的。
检查社交隐私设置:与孩子一起查看隐私设置,确保设定为你们都感到满意的水平。定期检查这些设置,确保没有变化。
教育孩子避免过度分享:让孩子明白过度分享个人信息(如地址、学校信息、真实出生日期等)的风险。强调密码保密的重要性,不要与任何人分享,即使是亲密的朋友。
制定社交媒体使用规则:为孩子使用社交媒体设定时间限制和使用地点。教育他们在发布内容时要保持尊重,不要发布不当信息。
警惕网络欺凌:注意孩子使用社交媒体时的情绪变化,如睡眠模式改变、设备使用异常、与家人朋友相处时间减少等。
树立良好的社交媒体使用榜样:家长自己也要合理使用社交媒体,避免过度依赖。
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恰当使用可以拓展认知边界、丰富社交圈子,但过度依赖则会带来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共同努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