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印:用塑料瓶点燃孩子们的航天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印:用塑料瓶点燃孩子们的航天梦

引用
澎湃
7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47559
2.
https://kepu.gmw.cn/2024-07/05/content_37424112.htm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28A00C4200
4.
http://www.news.cn/tech/20240827/c74b30347f7a4e92a0f647d4142b6d43/c.html
5.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202404/t20240424_26800354.shtml
6.
https://cn-heipa.com/newsinfo/7391212.html
7.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501/t20250115_2111296485.html

“3、2、1,发射!”随着一声令下,一枚由塑料瓶制成的三级水火箭在浙江安吉某小学的操场上腾空而起,直冲云霄。这枚火箭的设计者是一位90后科学老师——王印,他带领学生用8个塑料瓶制作的火箭,成功发射到180米高空,这一幕不仅震撼了在场的师生,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播放量接近百万。

王印是浙江安吉一名普通的小学科学老师,但他却有着不平凡的教学理念。他认为科学教育不应该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的乐趣。正是这种理念,让他在科学教育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王印看来,水火箭是科学教育的绝佳载体。它不仅制作材料简单易得,而且涉及物理学中的多个重要概念,如牛顿第三定律、压力与压强、流体力学等。更重要的是,水火箭的制作和发射过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水火箭的原理,王印设计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他首先从最基础的单级火箭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探索多级火箭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解决火箭稳定性、级间分离、降落回收等多个技术难题。这些挑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

王印的教学方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他的指导下,年仅9岁的戴佳琦成功制作出三级水火箭,成为他所有学生中独立完成这一复杂项目年龄最小的一个。这个小女孩在火箭发射成功后,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航天员的梦想。

王印并没有满足于在自己课堂上的成功。他深知,科学教育的普及需要更多人的参与。于是,他开始通过抖音等平台分享水火箭的制作教程。这些视频不仅详细讲解了制作步骤,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截至目前,王印的水火箭视频在抖音上获得了超过200万次点赞,许多老师和家长纷纷留言求教,甚至有网友称赞他“为中国航天种下了一颗种子”。

王印的教学理念和实践也得到了专业领域的认可。他受邀担任“抖音水火箭科学日”活动的专家评委,与西安航空学院教师梁毅辰、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戴树玺等专家一起,为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提供指导。在活动中,他不仅关注火箭的技术性能,更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时,王印表示:“我希望科学课程不要离生活太远,它一定是扎根于生活,来自生活。只要用心去研究,可能就会做出一些好玩的、有价值的东西。”他强调,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培养多少科学家,而是通过科学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伴随他们一生。

如今,王印的教学方法正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许多老师通过他的视频学会了制作水火箭,并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实践。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老师们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带领学生制作简易的水火箭,让科学教育的种子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也能生根发芽。

王印的故事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并不需要高深的理论或昂贵的设备,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王印老师用最简单的材料,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宇宙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教会了学生科学知识,更培养了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方式,或许正是我们培养未来创新人才所需要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