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孩子老是咬手指怎么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孩子老是咬手指怎么办?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13107

“幸福e家课堂”是采取视频录播的形式,为家长提供线上家庭教育讲堂,围绕家庭教育相关问题,帮助广大家庭建立空中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家庭教育的幸福感。

孩子老是咬手指怎么办?

家庭教育实操

有位妈妈带着孩子去看医生,说我的孩子已经10岁了,还整天像个宝宝一样,喜欢吃手指头,咬指甲,指甲都啃光了,有时候都啃出血了,我每次都及时制止,劝过孩子,甚至往指甲上抹辣椒、芥末、盐等等办法都尝试过了,但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可是她好像控制不住自己,该怎么办呢?

其实咬手指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孩子出现的概率可高达20%-33%,也就是每3个或者5个青少年中有1个有“咬手指”类似的动作,18岁后有所好转,但有些成年人也还保持咬手指、指甲的动作习惯。

长期咬手指可能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多方面的影响。身体上,这种行为可能导致手部感染、甲沟炎、寄生虫感染、影响牙齿健康发育等问题。心理上,孩子可能会因为这一行为而在社交场合感到尴尬或自卑,影响社交能力和自尊心。

家长怎么做可以更好的支持孩子呢?今天我们来了解下咬手指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

口欲期的需要延迟满足

0到2岁的孩子会经历“口欲期”,这时候的孩子通过吮吸、咀嚼、吞咽、撕咬等口腔动作熟悉周围的环境,获得满足感。所以会把自己的小手、小脚、衣服、纸片所有能拿到的东西都放到嘴里,如果家长强行制止“不可以”或者给孩子戴上手套,孩子“口欲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则容易把这种需求带到3岁以后,后续可能会通过咬手指、咬铅笔、抽烟等方式来补充满足。

应对策略

即时、充分满足孩子“口欲期”的心理需要

家长可以准备一些物品创造条件让孩子能满足这个时期的特殊需要,比如1岁以内的磨牙棒,一些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清洁孩子能接触到的物品。

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我们会发现孩子面临压力、有紧张焦虑情绪时,如果没有有效的疏解方式,容易用咬手指方式缓解内在冲突,减轻压力,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地成为下意识的动作习惯。

应对策略

  1. 家长情绪稳定,放松不焦虑

孩子对于事情的情绪反应很多时候取决于家长的看法。比如考试考砸了,如果此时家长能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面对,孩子也不会太过焦虑和挫败。一个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家庭氛围下的孩子,是不敢也不懂得如何放松自在的,这背后是孩子对于家庭系统深深的爱和忠诚。所以家长能够保持情绪稳定,从容温和,不焦虑紧张,对于孩子学习、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来说是最重要的影响。

  1. 聆听、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并赋能支持

孩子心理紧张不安的主要来源是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学校中的原因之一学业压力过大,比如作业太多做不完,太难不会做,担心考试考不好等;还有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被老师批评了,被同伴排斥欺负等。

在家庭中主要是家人关系不和谐,比如经常吵架,发生冲突;或者家庭教养方式比较严厉苛刻,经常批评指责孩子等。

还有的孩子是换了陌生环境需要重新适应,比如刚入学入托的孩子,需要更换学校的孩子。

这些都可能导致孩子紧张不安的情绪,这时需要家长耐心聆听、找出引起孩子紧张不安情绪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共情、肯定、鼓励孩子,必要时出面支持孩子,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无聊孤单,自我安抚

现在家庭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当周围的环境没什么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时候,孩子会感受无聊或孤单,也容易用咬手指这种简单行为来“自娱自乐”“自己自足”。

应对策略

多陪伴孩子,寻找替代物转移注意力

家长平时多陪孩子玩耍,看绘本、做扮演游戏、玩乐高玩具等,丰富孩子的日常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在可能出现咬手指头的情境中提供孩子其它选项,比如孩子在看电视时容易吃手,就让TA手里抓一个玩具,如果孩子想要把手放进嘴里,就需要先放下玩具,当我们把注意力提到意识层面,就有了一份觉察,更可能及时地停下来。如果你发现孩子在学习时容易咬指甲,可以准备一个解压神器,让他们把它捏在手里,来分散并转移注意力。

营养缺乏以及寄生虫感染

如果孩子有偏食、食欲差或者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情况,营养摄入不均衡,就容易有比如微量元素铁、锌的缺乏,导致孩子出现异食癖的现象。也有的孩子存在寄生虫如蛔虫、蛲虫等感染,也会引起孩子有咬手指甲的行为。

应对策略

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必要时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排除营养以及寄生虫感染的可能。此外心理研究发现,过度频繁或严重的咬手指可能与更深次的心理疾病有关,如果家长发现伴随注意力缺陷、多动、分离焦虑、抽动等症状,或者在家庭矫正一段时间后不见好转,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今天我们的分享就到这儿,接下来总结一下孩子咬手指头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原因一:口欲期的需要延迟满足

应对策略: 即时、充分满足孩子“口欲期”的心理需要。

原因二: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

应对策略:1.家长情绪稳定,放松不焦虑。2.聆听、理解孩子情绪背后的原因,并赋能支持。

原因三:无聊孤单,自我安抚

应对策略:多陪伴孩子,寻找替代物转移注意力。

原因四:营养缺乏以及寄生虫感染

应对策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家长理解孩子咬手指的原因和需求,采取有效的策略,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