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实战部署核弹头数量增多,人类正处“最危险时刻”?
全球实战部署核弹头数量增多,人类正处“最危险时刻”?
全球实战部署核弹头数量持续增加,核风险加剧。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年度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球核弹头总数估计为12121枚,其中约9585枚可用。虽然全球核弹头总数持续缓慢下降,但实际可用的核弹头总数却在增加。
全球核弹头现状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球核弹头总数估计为12121枚,其中90%都由美国与俄罗斯所有。具体来看,美国拥有1770枚处于部署状态的核弹头、1938枚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俄罗斯拥有1710枚部署状态的核弹头、2670枚处于储存状态的核弹头。
虽然冷战时期的核武器逐渐拆除使全球核弹头总数持续下降,但实战部署在导弹和飞机的作战核弹头数量仍逐年增加。实际可用的核弹头数量从2023年的9576枚增加到2024年的9585枚,而2022年的数量是9490枚。报告称,实际装载在导弹与飞机上的实战核弹头数量为3904枚,对比2023年增加了60枚,且约有2100枚已部署的弹头处于“高度战备状态”。
核武器部署动态
北约正在探讨将更多核武器置于待命状态。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成员国间就导弹出库和待命问题进行了现场磋商,宣称要将核武库透明度作为一种“威慑手段”。美国正在对其位于欧洲的核弹头重力炸弹进行现代化改造,而欧洲盟友也在对将用于执行北约核任务的飞机进行现代化改造。
美国正将具备精确打击能力的最新型B61-12新型核炸弹部署到欧洲。今年3月,美国空军F-35A战斗机已经获得携带新型B61-12核炸弹的资格认证,这意味着它将成为全球第一种具备核打击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
核武器开支与军备控制
国际废除核武运动(ICAN)与SIPRI同步发表报告说,在地缘政治紧张日益升级的情况下,拥核国过去五年对核武库的开支增加了三分之一。ICAN的2023年全球核武开支报告指出,去年,九个拥核国对核武库的投入达到914亿美元,比2022年多了108亿美元。其中,美国支出最高,达515亿美元,俄罗斯83亿美元。ICAN在2018年开始收集这些数据时,各国那一年的总支出是682亿美元,即五年里激增了33%。
在军备控制方面,2023年,核军备控制和裁军外交遭受了更大的挫折。2023年2月,俄罗斯宣布暂停参加2010年《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措施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作为对策,美国也暂停了条约数据的共享和发布。11月,俄罗斯撤回其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的批准,理由是与美国“不平衡”,自1996年该条约开放供签署以来,美国一直未批准该条约。然而,俄罗斯证实它仍将是签署国,并将继续参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CTBTO)的工作。
中国核政策
针对西方媒体对中国核武器数量的关注,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明确阐述了中国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相关的战略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预测性。中国早就已经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始终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所长史密斯17日发表声明说,这些作战核弹总数很可能持续增加,在未来几年还可能增加得很快。他说:“这是极其令人担忧的事。”他形容全球正处在“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时刻”,因此呼吁全球列强在核武方面保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