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讨薪难:最高检出手了!
八旬老人讨薪难:最高检出手了!
近日,江苏盐城市阜宁县81岁老人薛春勤讨薪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工地上辛勤劳作却遭遇工资拖欠,无奈之下只能寻求法律援助。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个别用人单位的道德缺失,更折射出我国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
针对此类恶意欠薪行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于近日发布6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彰显了国家打击恶意欠薪、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决心。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打击恶意欠薪犯罪,批捕612件617人,同比上升17.2%、16.9%。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像薛春勤这样的劳动者在为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斗争。
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仍在工作的劳动者数量日益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老年就业人口超过6600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然而,这些超龄劳动者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202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其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当保障其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这一决定填补了我国在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空白,为解决类似薛春勤讨薪难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具体实践中,各地司法机关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为劳动者讨薪提供有力支持。例如,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支持起诉的方式,成功帮助6名农民工讨回被拖欠的19.6万元工资。该院还与区人社部门共同签署《关于办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加强协作配合的意见》,建立起完善的分工负责、协作履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截至2024年底,已成功办理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35件,帮助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共计60余万元。
然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超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超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认定仍存在争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权益保障的落实。专家建议,可以尝试建立阶梯型、差异化的劳动权益保障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劳动者在不同劳动阶段的情况,提供针对性的制度保障。
薛春勤讨薪事件及其引发的社会关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它不仅关乎个体权益,更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如何保障超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期待,在法律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