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纪台镇:科技创新引领茄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寿光纪台镇:科技创新引领茄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有一个以茄子种植闻名的小镇——纪台镇。这里不仅是全国重要的茄子生产基地,更是茄子种植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纪台镇在茄子种植技术上不断突破,通过标准化种植、品种改良和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不仅提升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还打造出了“纪台长茄”这一知名品牌,为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标准化种植: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把控
走进纪台镇的茄子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在这里,每一片茄子田都有其专属的“身份证”。通过建立详细的生产台账,农户们能够对种植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标准化要求。
“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从种子选择、育苗、种植到收获,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记录。”纪台镇孟家官庄村的纪润家庭农场负责人介绍道。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保证了茄子的品质,还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标准化水平,纪台镇还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文家街道蔡家营西村的韭菜种植基地,合作社通过安装防虫网、设置紫外线诱捕杀虫灯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这种生态友好的种植方式,不仅减少了农药使用,还确保了作物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品种改良:科技赋能下的品质革命
品种改良是纪台镇茄子种植技术突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纪台镇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新品种。
在稻田镇的海而思(山东)种苗有限公司,数字化种苗车间里的“种苗大脑”正在高效运转。通过智能化管理,这里的育苗能力达到了传统温室育苗的7倍,单株苗的生产成本更是降至0.2元。这种智能化育苗方式不仅提高了效率,还确保了种苗的成活率和抗病性。
“我们重点考虑抗病、减少投入品的使用等问题,同时兼顾耐储存、不易损坏等运输需求,把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高级农艺师冯锡刚表示。
设施栽培技术:智能化引领现代农业
在纪台镇,智能化设施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标配。80%以上的新建大棚采用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0%。
孙家集街道瑞航家庭农场的11座智慧型数字温室大棚就是智能化农业的典范。农场配备了三感传感器、补光灯、自动卷帘、自动放风、水肥一体机、自动打药机等智能设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生产管理新模式。负责人郑景渠表示,这些设备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升了蔬菜产量和品质,亩均节省人工成本30%以上、收益增加20%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纪台镇还探索建起了寿光型智能玻璃温室。这种温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领衔规划设计,应用了120多项专利技术,精准水肥、潮汐灌溉、智慧气象、智能调控、智能工厂、多功能机器人等尖端设备一应俱全,耗能比传统模式降低50%以上。
循环农业:废弃物变资源的绿色实践
在纪台镇,茄子秸秆曾经是困扰农户的一大难题。如今,通过技术创新,这些废弃物已经变成了宝贵的资源。
在纪台镇吕一村村民吕民全的大棚内,秸秆还田拖拉机正在作业。“这就相当于一两吨有机肥进地了,高温下再结合生物菌发酵,地力非常好。”吕民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这个大棚栽种了2000棵茄子苗,休棚前如果雇人拔茄棵大约需要500元,后续运送到垃圾暂存点还得花钱。现在用机器秸秆还田仅需1个小时左右,花费200多元就能搞定。
据统计,纪台镇茄子秸秆还田面积已达2万多亩,茄子大棚还田率达到90%以上。这种循环农业模式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了土壤的蓄水量和有机质。
产业化发展:从“菜篮子”到“钱袋子”
技术突破带来的不仅是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更推动了纪台镇茄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镇共有注册家庭农场142家,实际经营138家,带动耕地流转面积达3723亩。家庭农场模式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带动了当地农民就业。
在销售端,纪台镇的茄子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部分还出口到美国、日本、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纪台镇的日蔬菜销售量可达10万公斤,年销售收入达3000余万元。
“纪台长茄”也从一个地方品种,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前,该品牌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并注册了多个商标,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持续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面对未来,纪台镇已经制定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一方面,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将加强品牌建设,提升“纪台长茄”的市场影响力。
同时,纪台镇还计划延伸产业链条,发展蔬菜深加工和观光农业,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从标准化种植到智能化管理,从品种改良到品牌建设,纪台镇的茄子产业正在向高质量、高效益的方向迈进。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镇,如今已经站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沿,为全国茄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