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雪来袭!如何准确测量降雪量?
暴雪来袭!如何准确测量降雪量?
2025年1月26日,一场罕见的寒潮席卷中国,多地迎来大范围降雪天气。辽宁等地出现大雪到暴雪,部分地区降雪量达10-20毫米,新增积雪深度7-20厘米。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雪,不仅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也凸显了准确测量降雪量的重要性。
降雪量测量:从人工到智能
降雪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将降落到地面的雪转化成等量水后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传统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测量和自动测量两种。
人工测量通常使用雨量筒收集雪样,融化后用雨量杯测量水量,或者使用称重式雨量计直接称量雪的重量并换算。自动测量则包括光学式雨量计通过检测光线遮挡程度来计算降雪量,以及雷达式雨量计利用雷达波探测雪的回波信号进行计算。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先进的测量技术应运而生。超声波雪深探测传感器和激光雪深传感器成为降雪量测量的“新宠”。
最新科技:让测量更精准
超声波雪深探测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测量从发射到接收回波的时间差来计算雪深。这种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强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机场、港口、实验室、工业、农业和运输等领域。
激光雪深传感器则通过发射激光束到雪层表面,测量激光在雪层中传播的时间,进而计算出雪的厚度。这种技术不仅精度高,而且能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有何区别?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降雪量是观测站雨量器收集到的降雪,融化成水后测量出水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积雪深度则是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以厘米为单位。
两者的关系受雪的干湿程度影响。一般来说,湿雪的积雪深度较薄,干雪的积雪深度则较厚。在降雪量为10毫米的情况下,湿雪的积雪深度可能是5厘米,而干雪的积雪深度可达10-15厘米。极端情况下,30毫米的降雪量,积雪深度最深可达40多厘米。
实战应用:精准监测助力防灾减灾
2024年1月31日至2月5日,河南迎来持续性雨雪天气,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雪或大暴雪。在这场罕见的雨雪天气中,气象部门通过精准监测,发布了1053条预警信号,有效应对了暴雪、道路结冰等灾害。
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文明介绍,此次雨雪天气过程具有最高气温低、积雪深度深的特点。2月1日至4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日最高气温低于0℃,积雪不易融化,造成积雪逐渐加深,沿黄河及以南大部分地区最大积雪深度达5厘米以上,其中洛阳南部、郑州南部、开封东部、商丘、许昌、漯河、平顶山南部、周口、驻马店、信阳积雪深度12厘米至20厘米,最大积雪深度在许昌市鄢陵县和信阳市新县,均达20厘米。
重要意义:为生产生活提供数据支持
准确测量降雪量不仅对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至关重要,还对交通管理、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实时监测降雪情况,可以提前预警雪灾,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交通疏导、农业生产等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降雪量测量技术将更加精准和智能化,为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