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从“煤城”到“中国石墨之都”的华丽转身
鸡西:从“煤城”到“中国石墨之都”的华丽转身
“百年煤城”鸡西,正以石墨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从“地下”到“地上”的华丽转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优质鳞片石墨蕴藏区之一,鸡西不仅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更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成功打造了多个石墨新材料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石墨之都”。
从“煤城”到“石墨之都”的转型之路
鸡西,这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曾经为国家输送了超过10亿吨原煤。然而,随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迫切需求,鸡西将目光投向了地下另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石墨。
鸡西的石墨资源储量惊人,已探明资源储量达10亿吨,其中大鳞片晶质石墨占比超过50%。这种高品质的石墨资源,具有润滑性、易导电、耐高温等特点,是高新技术发展不可或缺的矿产资源。更令人欣喜的是,鸡西的石墨资源埋藏浅、易开采、好分选,工业利用价值极高。
打造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突破60亿元
依托丰富的石墨资源,鸡西市大力发展石墨新材料产业,目前已形成9个产业链条,涵盖绿色智能采选、耐火材料、蓄能材料、膨胀石墨材料、超硬材料、特种石墨材料、石墨烯材料、尾矿综合利用、石墨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
据统计,鸡西市现有石墨生产企业66户,年处理石墨矿石能力达750万吨,精矿粉产能62万吨,深加工制品产能61.5万吨。2023年,全市石墨碳材料产值达到60.6亿元,石墨纸、负极材料、高品级钻石、石墨电极、石墨烯等25种深加工制品已实现产业化。
政策支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鸡西市将石墨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建立了领导包联、企业家日、政企沙龙、企业家餐叙会等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2023年解决了石墨企业在融资、用人、林地等方面问题23项。
在科技创新方面,鸡西建成了7个“国字号”“省字号”科研平台,与哈尔滨理工大学、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高校协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国家石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黑龙江)制定并发布了20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检验检测能力覆盖85个产品、815个参数,其检验结果被亚太地区30余个国家认可。
国际视野下的未来发展
鸡西石墨产品已在日韩等国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产品供不应求。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高速发展,石墨作为新型高效能源器件生产的关键原料,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鸡西市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石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同时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国际竞争力。这座曾经的“煤城”,正在以石墨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