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诗词大会》:让古诗词焕发新时代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诗词大会》:让古诗词焕发新时代魅力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4%E4%B8%AD%E5%9B%BD%E8%AF%97%E8%AF%8D%E5%A4%A7%E4%BC%9A/63227591
2.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6977682/
3.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0/doc-inefpywq0088518.shtml
4.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709/c40764-40274441.html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042562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412A095E700
7.
http://www.nopss.gov.cn/n1/2025/0120/c431454-40405467.html
8.
http://asiaentvogue.com/zongyi/6067.html
9.
https://www.lnrbxmt.com/news_details.html?id=388566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这些描绘春天的诗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2024年3月1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季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以“春天”为主题,拉开了这场文化盛宴的序幕。

诗词之美,融入生活

《中国诗词大会》的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场诗词竞赛,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文化之旅。来自各行各业的选手,用他们的故事诠释了诗词如何融入生活,滋养心灵。

53岁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王同岁,自称“庄稼医生”,在毛主席的《七律·到韶山》中找到了精神共鸣。他在节目中以诗会友,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文化底蕴。当被问及“一万年太久”出自哪首词时,他迅速给出答案,这句词不仅体现了毛主席的革命热情,也映照出王同岁守护农业、守护人民的坚定信念。

杭州亚运会双语播报员刘亦菲,则用诗词为体育赛事增添了文化韵味。她在亚运会上设计的“古今互动”环节,让现场小朋友们领略了诗词的魅力。在节目中,她为花馍取名“丛中笑”,源自毛主席《卜算子·咏梅》中的名句,寓意着不畏艰难的勇气,展现了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创新演绎,让诗词活起来

《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广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创新性的节目形式。节目融合了AI、虚实交互等现代技术,通过画中有诗、千人千问等环节,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诗词之美。

在“画中有诗”环节,康震老师现场作画,选手们需要根据画面内容猜出相应的诗句。这种形式不仅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更要求他们具备将文字转化为画面的审美能力。当康震老师画出“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场景时,10岁的小选手萧宇翔不仅答出了诗句,还解释了“乌衣”作为三国东吴禁军军服的历史渊源,展现了诗词与历史的深度融合。

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体现了诗词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节目通过多样化的题型和现代技术手段,让古诗词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对诗词内涵的深度挖掘上。

节目中的点评嘉宾康震、蒙曼等学者,不仅解读诗词的字面意思,更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例如,在解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时,他们不仅分析了诗中的自然风光描写,还探讨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让观众感受到诗词中蕴含的人生智慧。

结语

《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载体,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档电视节目,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通过创新性的演绎方式,节目让古诗词焕发出新的生机,让观众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提升了语文审美情趣。正如节目口号所说:“人生自有诗意,岁岁与您相期。”诗词之美,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和品味。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