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怎么吃看这里!卫健委发布最新《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糖友怎么吃看这里!卫健委发布最新《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12A07EMX0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合理的饮食管理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全面、专业的饮食指导。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份权威指南中的关键要点。
成人糖尿病患者食养原则和建议
食物多样
养成和建立合理膳食习惯
糖友要达到食物多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全面和充足,要以控制血糖为目标,调整优化食物种类和重量。
- 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以全谷物、杂豆类等为好。
- 水果要限量,选择相对低糖的水果,如樱桃、柚子、梨子、苹果、木瓜等,每天的摄入量控制在200g左右(比如中等大小苹果1个)。
- 餐餐都应有蔬菜,每天应达500g,其中深色蔬菜(比如小白菜、菠菜)占一半以上。
- 天天有奶类和大豆,常吃鱼、禽,适量蛋和畜肉,这些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减少肥肉摄入,少吃烟熏、烘烤、腌制等加工肉类制品。
- 控制盐、糖和油的使用量。
能量适宜
控制超重肥胖和预防消瘦
糖友要维持健康体重,这有助于控糖,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 我国成人健康体重的体质指数(BMI)应保持在18.5~23.9kg/m^2之间。
- 建议超重和肥胖的糖友按照每个月减少1~2kg的速度,3~6个月减少体重5%~10%。减重后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糖控制。
- 合并消瘦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应在专业营养师的指导下,通过增加膳食能量、蛋白质的供给,结合抗阻运动,来增加体重。
- 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适当增加体重,应特别注意预防肌肉衰减综合征。
主食定量
优选全谷物和低GI食物
主食多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水平的核心因素。
- 主食定量,不宜过多,一般建议每天主食(生重)的摄入量为200~300g(4-6两)为宜。
- 多选全谷物和杂豆类等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比如小米、糙米、绿豆或红豆等,应占主食的1/3以上。
低GI的食物在胃肠内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引起的餐后血糖波动比较小,有助于血糖控制。 - 胃肠功能弱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富含膳食纤维的全谷物选择上,要注意烹饪方法(比如将全谷物提前泡2小时)和用量,降低消化道负担。
- 对零食中的谷类食物、水果、坚果等,应该查看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计入全天摄入量。
- 调整进餐顺序对控制血糖有利,养成先吃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积极运动
改善体质和胰岛素敏感性
运动可以消耗能量,还能增加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平稳血糖。
- 糖尿病患者可在餐后运动,每周至少5天,每次30~45分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中等强度运动要占50%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骑车、乒乓球、羽毛球、慢跑、游泳等。
- 如无禁忌,最好一周2次抗阻运动,如哑铃、俯卧撑、器械类运动等,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
- 运动前后要加强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
清淡饮食,限制饮酒
预防和延缓并发症
糖尿病前期和所有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清淡饮食,控制油、盐、糖用量。
- 少油:每日烹调油使用量宜控制在25g以内,少吃动物脂肪,适当控制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烹调油或肥肉摄入过多,会导致超重及肥胖,对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的控制均不利。
- 不饮酒:饮酒会导致血糖波动,比如低血糖风险增加(尤其是使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者)。此外,下酒菜常常是高脂、高油食物,会导致总能量摄入过多。
- 低盐:食盐用量每日不宜超过5g。同时,注意限制酱油、鸡精、味精、咸菜、咸肉、酱菜等含盐量较高的调味品和食物的使用。
- 足量饮用白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茶或咖啡,每日1500-2000ml,不喝含糖饮料。
食养有道
合理选择应用食药物质
中医食养是以中医理论为基本指导,以性味较为平和的食物以及食药物质,通过“扶正”与“纠偏”,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糖尿病患者应当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择食药物质。
- 阴虚热盛证:采用具有养阴清热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叶、决明子、莲子等。
- 气阴两虚证:采用具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药物质,如桑椹、枸杞子、葛根等。
- 阴阳两虚证:可选用山药、茯苓、肉桂等,把日常膳食和传统中医养生食谱相结合。
规律进餐,合理加餐
促进餐后血糖稳定
进餐规律,定时定量,是维持血糖平稳的基础。规律进餐指一日三餐及加餐的时间相对固定,定时定量进餐,可避免过度饥饿引起的饱食中枢反应迟钝而导致的进食过量。
- 不暴饮暴食,不随意进食零食、饮料,不过多聚餐,减少餐次。
- 是否需要加餐、什么时间加餐,以及选择何种零食,糖友应根据具体血糖波动的特点来决定。
- 对于病程长、血糖控制不佳、注射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型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血糖监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餐,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 对于消瘦的糖尿病患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可适当安排加餐或零食,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增加能量摄入,增加体重。
自我管理,定期营养咨询
提高血糖控制能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是一场持久战,自我管理是糖友必须掌握的功课。
- 糖友要学习糖尿病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膳食调理、规律运动、监测血糖、遵医嘱用药、胰岛素注射技术,以及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
- 糖友要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和GI值,学习食物交换份的使用,把自我行为管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热门推荐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宽带套餐?
燃气灶电池坏了怎么办?简单修理指南
分红收益是什么?如何计算和获取?
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来源
云顶之弈执法官95阵容攻略:最强阵容之一,细节满满!
商业银行的技术风险管理
教育部书单推荐: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1-2年级)
感冒了浑身酸痛怎么办
摩梭族:母系社会的礼仪文化
电脑主机启动不起来?五招教你轻松排查解决问题
显示器低蓝光(ChinaMark)认证
芦荟胶是否能够有效去除疤痕红印?探索其神奇功效与使用方法
吃蜂蜜能缓解孩子咳嗽吗?在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喝蜂蜜水最好?
熬梨水怎么熬治咳嗽化痰儿童可以喝不
观音灵签第97签详解:耐心等待,乐观向前
四川省7个最宜居的地级市,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胃镜活检不除外上皮内瘤变
猪肚怎么洗干净?一文详解简单快捷的清洗方法
在家5个动作练肱二头肌
如何区分个体、个人独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
神秘预言奇书《推背图》的来历是什么?
工资延迟多久算违法?疫情期间延迟复工薪资怎么算?
贵阳去黄果树瀑布:最便捷交通方式、高铁乘车指南及距离解析
破损人民币如何兑换?银行回收后又是怎么处理的?你知道吗?
新疆10个景点,每一处都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
豆制品是加剧关节炎的“元凶”?听听医生怎么说
大便后全身无力虚脱怎么回事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双皮奶。”
如何做到音色干净,要尽可能运用腹式呼吸
运动训练适应过程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