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六堡茶:品牌化运营的成功典范
梧州六堡茶:品牌化运营的成功典范
2024年5月,在中国茶品牌建设论坛上,梧州六堡茶以49.73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20”第13名,首次进入全国前15名。这一成绩不仅彰显了六堡茶的品牌实力,更体现了梧州市在品牌建设方面的持续努力。
千年传承:从侨销茶到国际品牌
六堡茶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据《苍梧县志》记载,早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就有“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斗捅者名虾斗茶,色、香、味俱佳”的描述。到了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年),六堡茶以其“红、浓、陈、醇”和独特的槟榔香味,跻身全国24种名茶之列,成为朝廷贡品。
六堡茶的崛起与“茶船古道”密切相关。这条始于明代的贸易路线,以六堡镇为起点,经梧州、广州,最终抵达东南亚地区。19世纪末,随着马来西亚锡矿开采,六堡茶作为“劳工茶”远销海外,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的重要贸易纽带。抗战时期,由于水路受阻,六堡茶产业一度陷入低谷。新中国成立后,六堡茶产业逐步恢复,特别是在1954年成立梧州茶厂后,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
品牌建设:政策引领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
近年来,梧州市全面实施品牌提升工程,以“梧州六堡茶”区域公共品牌和“茶船古道”文化品牌为双引擎,推动六堡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层面,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六堡茶发展提升至立法层面,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六堡茶发展条例》,为品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梧州市则提出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目标,通过规划引领、品牌塑造、文化带动、产业驱动等措施,推动六堡茶产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在市场营销方面,梧州六堡茶积极布局国内外市场。在国内,通过设立区域营销中心、参加各类茶博会等方式拓展市场。例如,2025年1月,梧州六堡茶东北营销推广中心在哈尔滨揭牌,以茶文化为核心,打造集展示、体验、销售为一体的特色茶文化体验中心。在国际市场,六堡茶以“茶船古道·新丝路”为载体,积极开拓欧盟和东南亚市场。2024年一季度,六堡茶出口额同比增长37.9%,2023年出口均价达每公斤18.5美元,是全国茶叶出口均价的3.91倍。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
六堡茶的成功离不开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重驱动。在生产端,通过引入全流程自动化机械化生产线,实现了茶叶生产的智能化与标准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通过电控技术保证温度稳定,提升了茶的口感和品质。
在文化传承方面,六堡茶注重挖掘和弘扬茶文化内涵。2014年,六堡茶制作工艺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通过茶艺表演、品鉴会、文化沙龙等形式,六堡茶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提升品牌价值。
标准化建设:品质保障与国际接轨
为了提升六堡茶的国际竞争力,梧州市积极推动茶叶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制定《六堡茶出口规范》,并翻译成英语、马来文等外文版本,扩大标准的应用范围和影响力。2023年,梧州海关制定六堡茶出口相关标准5个,《六堡茶斗茶规则》团体标准获得广西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并正式实施。
成果与展望
目前,梧州市茶园总面积达38.62万亩,现有获SC许可茶企135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涉茶主体5901家。2023年,全市六堡茶年产量超3.5万吨,综合产值超200亿元。
展望未来,梧州市将继续做好六堡茶品牌宣传推广,充分运用“节、会、展、赛”等活动载体,讲好六堡茶文化故事。同时,将稳步推动使用专用标志,力争2024年度授权使用“梧州六堡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六堡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茶企数量占全市SC认证茶企总数70%以上。通过建设六堡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六堡茶溯源体系,全力营造“生态茶”“放心茶”品牌形象。
梧州六堡茶正以坚定的步伐,沿着“茶船古道·新丝路”走向世界,续写新时代的茶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