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IB中文阅卷官解析 | 现代诗歌的鉴赏思路!以舒婷《双桅船》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IB中文阅卷官解析 | 现代诗歌的鉴赏思路!以舒婷《双桅船》为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bilibili.com/read/cv39464330/

在IB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一直是一个难点。如何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如何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主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并以舒婷的《双桅船》为例进行实战演练。

诗歌一直是IB中文鉴赏中最难拿分的一类文体,因为其意象和意境往往都很有深度,融合了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情感、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内容,同学们很难从表层的语言中分析出全面的内涵。

我们的IB中文导读第一期,以蒋三立的作品《老站》为例,带着大家从结构、意象、情感、语言等角度分析了诗歌文本,很多同学都说收获满满,但还没有完全把诗歌鉴赏的方法吃透。

所以今天,赛思学院的IB中文阅卷官老师将直接为大家剖析和总结现代诗歌的鉴赏方法,最后再以作家舒婷的《双桅船》为例,带大家“亲身实践”,用老师总结的诗歌鉴赏方法去解析文本!

现代诗歌的赏析方法

我一直是建议大家分两步走。

第一步:初读,了解诗的内容

  1. 了解题目,题目就像全文的窗口,是我们了解一篇文本的开始;
  2. 通读诗歌,还原文本描述的画面,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二步:细读,分析与鉴赏文本

  1. 寻找意象,体味意境
  •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
  1. 分析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 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写景借景抒情,咏物借物言志,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
  1. 抓住关键词,理解深层意义
  • 诗歌往往借形象与形象的组合来传情表意。阅读时,先要辨别诗中所绘形象,再抓住关键词语,细细玩味,挖掘形象的内在意蕴

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也包括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包括诗词曲)。新诗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产儿,反映新生活,表现新的思想感情。

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创造出不少样式。总的说来,一种比较自由,即自由诗;一种讲究格律,即格律诗

  • 自由诗形式自由,诗行、行数、押韵、标点等方面都没有严格的规定;
  • 格律诗在格律方面比较讲究,但不是像旧诗那样有固定的格式。大体说来,格律诗的诗行要有整齐和谐的节拍,双数诗行的末一字要求押大致相同的韵,分节的诗要有大致相等的行数。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现代诗歌鉴赏的主要方面

1. 诗歌的语言

诗歌尤其讲究语言的运用。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

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来说更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和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情感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 诗歌的形象

有些诗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通过唤起读者的想象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诗歌的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加以想象,构成整体形象;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

所以单纯地从字面上理解是不行的,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例如间接描写、白描、铺垫、衬托、想象、联想等等。

总之,理解诗歌的形象应立足于深层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望文生义,浮于表面。

3. 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通过诗歌的形象,意境 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诗歌是时代生活的反映,理解诗歌的感情不能忽略时代的特征。同一题材的作品,由于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借物抒情,可以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理解诗歌的感情还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在感情表达上就有区别,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不同。

4. 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是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 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 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诗歌鉴赏的具体方法

1. 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主观感受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

2. 含蓄美

钱钟书先生曾说过:“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诗歌讲究的是曲折回环,借助意象来表现

3. 音韵美

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很好地感受诗的音韵之美

锻炼诗歌鉴赏的技巧

1. 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

当然并非所有的诗歌都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主要还是从诗歌本身内容出发,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 把握形象

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我们抓准了诗中的形象,也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了作者的情感或诗歌的主旨

3. 理解情感

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悲哀……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也就能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了。

4. 品味语言

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

品味语言一般包括遣词造句、语句含义和语体色彩等

5. 分析技巧

诗人是通过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来抒发丰富的情感的。

分析诗歌的艺术技巧重在体会修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染、象征及映衬等。

6. 重视诵读

鉴赏诗歌,无论是领会诗歌的思想情感,还是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诵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

通过诵读,可以读出诗人倾泻在诗歌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可以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澜,可以深刻地理解诗的意境,还可以读出诗歌的音韵美

现代诗歌鉴赏思路汇总

看完阅卷官老师的讲述,同学们是不是彻底明白了如何去鉴赏一篇现代诗歌呢?

接下来我们用作家舒婷的《双桅船》来练练手~

《双桅船》

作者: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另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哪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厦门石码镇,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代表作《致橡树》。

舒婷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2013年连任厦门市文联主席,2016年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舒婷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诗想”》等。诗歌《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

鉴赏思路参考

《双桅船》是诗人运用朦胧诗的写法,采用象征、意象来表达人的主观情绪,从而伸张人性的佳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一方面,是理想追求的“灯”,另一方面,是爱情向往的”岸“。在执着追求理想的进程中,时而与岸相遇,又时而与岸别离,相和谐又相矛盾。同时,在理想追求进程中,诗人时而感到前行的艰难与沉重,又时而感到一种时代的紧迫感而不让自己停息。“雾打湿了我的双翼/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诗中所表现的情绪与心态,既是诗人自我的、个性的东西,同时,又是那个特定时代的青年们所普遍感受到而难以言表的东西。诗人以她细腻的心,运用象征的技巧,把它完美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诗的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是象征。在朦胧诗中,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和人们能直感的形象来替代人的某种主观情绪和某种社会态度。简言之,就是用具象来表达抽象。诗题“双桅船”,就是一种象征。全诗的目的不在于描写一只客观的双桅船,而是借用双桅船这一具体形象来表现诗人双重的心态与复杂的情感。或者说,诗人觉得,我就像一只双桅船。双桅并在,意味着诗人心目中爱情与事业并立又相区别的心理。另外,诗中的“岸”、“风”、“风暴”、“灯”等都具有明显的象征性。

  • “岸”象征着女性的爱情归宿
  • “风”意味着时代紧迫感给诗人的动力
  • “风暴”暗指诗人与同代人所经历的不平常的年代风云
  • “灯”则与光明信念边在一起

意象的运用,是本诗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点。所谓意象,就是借用外在的景致来表现诗人的主观心态。它与传统诗歌中的“意境”不同。意境一般是触景生情并借景抒情,从而达到景中含情的艺术目的。而在朦胧诗中,诗人多以主观情绪和人的各种心态为表现对象,从主观情绪出发,想象并构造成某种具体的画面与景致,从而使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以达到艺术表达的效果。诗人在《双桅船》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一种感情历程。而落在语言上,却是“船”、““岸”、”风暴“、“灯”等具体形象,并把这些具体形象加以组合,形成一幅完整的有动态过程的画面。而在画面之下,隐含并跳动着作者的心,作者的真情实感。全诗意象清新,组合自然,使诗人内在强烈的情绪得以自如的表达。

另外,本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凝重而又细腻,既有浓浓的个人感叹,又有开阔的时代情怀。诗的最后四名:“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被人们当作警句加以广泛流传和引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