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智慧防洪平台:科技守护城市安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智慧防洪平台:科技守护城市安全

引用
网易
11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NFHQP605527EYM.html
2.
https://www.sohu.com/a/826339567_121798711
3.
http://www.zhengxinjituan.com/content/2973.html
4.
http://www.smartcitychina.net/contents/16/206.html
5.
https://inno.emsd.gov.hk/tc/inno-catalogue/details/index_id_57.html
6.
https://www.zte.com.cn/content/zte-site/www-zte-com-cn/china/about/magazine/zte-technologies/20230/10-cn/3/6.html
7.
http://slt.gd.gov.cn/zsdw8721/content/post_4394359.html
8.
https://www.jerei.com/oil/news-detail-521653.htm
9.
https://www.key-iot.com.cn/19833.html
10.
https://m.chyxx.com/industry/1191748.html
11.
https://www.etnet.com.hk/www/tc/lifestyle/digitalnewage/smartcity/9325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防洪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防洪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的需求,智慧防洪平台应运而生。它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城市防洪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01

技术原理:数字孪生赋能防洪

智慧防洪平台的核心是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顾名思义,就是将现实中的水利工程在数字空间中创建一个虚拟的“双胞胎”。这个虚拟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算法模型,能够模拟、验证、预测和控制水利工程的全生命周期。

具体来说,智慧防洪平台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防洪功能:

  1. 数据采集:利用物联网技术,如传感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实时收集水文、气象和工程运行数据。

  2.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

  3. 智能决策: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预测洪水风险,生成预警信息和调度方案。

  4. 可视化展示: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直观地展示在数字孪生平台上,辅助决策者进行判断。

02

实战应用:宁波甬江的智慧防洪实践

2022年,宁波甬江流域启动了数字孪生防洪应用项目,成为全国水利行业首个正式开工建设的数字孪生水利工程。该项目以“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简称“四预”)为核心,构建了全方位的智慧防洪体系。

综合监测:一屏掌控全局

平台整合了台风路径、实时雨情、水情、闸泵工情等关键防汛信息,实现了对甬江流域防洪态势的全局掌控。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管理者可以直观地看到流域内的水位变化、降雨分布等信息。

洪涝预报:精准预测风险

基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平台能够对甬江流域的洪涝风险进行精细预报。通过多源信息融合和预报方案优化,实现了对洪水过程的精准预测。

洪涝预警:提前防范风险

平台构建了“平战结合”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布堤防洪水、海塘潮水、水库纳蓄等风险预警信息。在2022年“轩岚诺”和“梅花”台风期间,该系统成功预警多次洪水风险,为防汛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洪涝预演:科学制定预案

通过全流域精细化的数字孪生底板,平台能够对工程调度、干流洪水和城区内涝进行动态仿真预演。这种“沙盘推演”式的决策支持系统,帮助管理者在面对复杂洪水情况时做出最优决策。

协同预案:提升应急能力

根据洪涝水预报结果和预演分析,平台能够实时生成相应的洪涝防治应急预案。通过与“一点一策”系统的对接,确保各项措施能够精准落实。

03

优势与挑战:智慧防洪的双刃剑

智慧防洪平台相比传统防洪方式具有显著优势:

  1. 成本效益:以香港智慧渠务系统为例,其成本仅为传统测量站的1/20。

  2. 部署效率:智慧防洪平台采用电池供电,无需铺设电线,安装时间只需一周。

  3. 能耗降低:通过先进的数据压缩算法,系统能耗仅为传统监测站的5%。

  4. 覆盖范围:LoRa物联网传感器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可以快速部署到180个易受洪水影响的地点。

然而,智慧防洪平台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数据安全:大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需要严格的安全保障。

  2. 技术依赖:系统的运行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影响防洪效果。

  3. 人才需求:需要既懂水利又懂IT的复合型人才来运维系统。

04

未来展望:AI大模型助力智慧升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防洪平台正在向更智能化的方向演进。中兴通讯等企业正在探索将AI大模型应用于水利行业,通过知识平台和专业模型的结合,进一步提升防洪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水文大模型能够实现以下功能:

  • 水文数据查询:数据查询准确率达90%。
  • 报告简报生成:报告编写时长平均缩减30%。
  • 河道演变分析:深泓线绘制工作效率提升20%以上。
  • 河道地形预测:地形预测准确率提升到80%。

智慧防洪平台作为科技守护城市安全的重要工具,正在为城市防洪插上科技翅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防洪将更加智能、高效和精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