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不回家?梁永安、郦菁解析年轻人新趋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不回家?梁永安、郦菁解析年轻人新趋势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4A029LS00?media_id=&openApp=false&suid=&web_channel=wap
2.
https://view.inews.qq.com/a/20240209A05SHK00
3.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202/939412.html
4.
https://www.sohu.com/a/756303612_121627717
5.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998984
6.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6/doc-inehfieu0669591.shtml
7.
https://news.ycwb.com/2025-01/26/content_53207250.htm
8.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87196de4b03da919f59164.html
9.
https://m.douyin.com/qishui/song/6891309819555219470

“都快三十了,再不结婚就不好找了”“看谁谁谁,跟你同岁,孩子都好几岁了”“我们单位有个条件不错的,趁假期见见面吧”。临近春节,许多年轻人都会面临来自父母长辈们的催婚压力。珍爱网的调研显示,超六成单身男女有过被父母催婚的经历,更有四成表示临近春节,父母催婚频次有所增加。

面对这样的压力,一些年轻人选择了逃避——不回家过年。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社会变迁中的家庭关系问题。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和浙江大学副教授郦菁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01

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性转变

梁永安教授认为,春节“回家焦虑症”与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我国城市化的速度很快,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的运行方式、构成要素等方面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个体对家族的依赖性减弱。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人的生活往往需要家族网络的支持。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打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培养出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每个人都是一个财政主体,可以依靠个人达到相对安适的状态。”梁永安教授指出,这种转变导致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例如,上海的一些女性高级白领,婚前自己购买公寓,婚后还能偶尔回去独处。但当她们回到家乡,却可能面临各种隐私问题的追问,这种边界感的冲突让她们感到不适。

02

新城市中产阶级的困境

郦菁副教授则从社会学的角度,进一步剖析了这一现象。她指出,对回家过年感到焦虑的群体,主要是新城市中产阶级。这一群体的特点是通过个人努力确立职业道路,不需要借助家族网络来实现社会地位的上升。

对于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来说,家族网络仍然是重要的支持系统。但对于新城市中产阶级而言,家族网络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他们更关注个人职业发展,而传统家族网络则更看重结婚生子,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文化冲突。

03

如何破解“回家焦虑症”

面对这种结构性的矛盾,两位学者都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梁永安教授建议年轻人保持弹性,既要理解父母的好意,也要坚持自我。“知道父母在关心你,微笑面对他们的好意,不吵不争。同时也要坚持自己,不必一切照他们说的去做。”

郦菁副教授则建议从结构性的角度理解这种现象。“通过有效的双向沟通,双方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压力。”

04

结语:理解与包容

春节不回家的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的深刻变迁。它不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更折射出家庭结构、社会观念的转变。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包容。

对于年轻人来说,需要学会在坚持自我与理解父母之间找到平衡。对于父母来说,也需要尝试理解子女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双向的努力,才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找到属于每个家庭的和谐之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