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病日推荐:肾脏友好型饮食指南
世界肾脏病日推荐:肾脏友好型饮食指南
在第十九个“世界肾脏病日”之际,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成人慢性肾脏病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提供了全面的饮食指导。这份指南不仅强调了食物多样性、能量充足和蛋白质适量等基本原则,还针对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建议。
饮食管理的核心原则
食物多样,能量充足:指南建议患者每日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达到25种以上。充足的热量摄入是维持理想体重的关键,推荐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30-35千卡。
蛋白质摄入要适量: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但摄入不足又会导致营养不良。因此,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分期合理安排蛋白质摄入量。一般建议优质蛋白占总蛋白摄入量的50%以上,优质蛋白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大豆。
重视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不仅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还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有利于延缓疾病进展。推荐选择低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如红薯、土豆、莲藕等。
食物选择的具体建议
主食选择: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可选择全谷物、杂豆类和薯类;3-5期患者则需要优化主食结构,减少米面等高蛋白食物的摄入,可选择红薯、土豆、木薯等低蛋白高能量的食物。
蔬菜水果:每日应摄入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对于3-5期患者,建议选择含蛋白质较少的瓜类蔬菜,如冬瓜、丝瓜等。水果中樱桃含蛋白质较高,其他大部分水果含蛋白质较低,可适量食用。
动物性食物:优先选择白肉类如鱼、禽类,红肉如猪肉、牛肉等每周不超过1-2次,每次不超过50克。鸡蛋每天不超过1个,奶类不超过300毫升。
限制摄入的食材:高盐、高脂肪、高磷的食物需要严格限制。如烟熏、烧烤、腌制食品,动物内脏、坚果、芝麻酱等。同时要注意控制食用油的摄入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
特殊情况下的饮食注意事项
水肿或高钾血症:需要严格控制水分和钾的摄入。蔬菜建议清水浸泡并飞水弃汤后食用,水果则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高磷血症: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合并高磷血症,需要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动物肝脏、坚果、粗粮等。
高尿酸血症: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长期且细致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在实施饮食管理时,定期咨询专业营养师或医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