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拉也扛不住了!气候变化下的澳洲生态危机
考拉也扛不住了!气候变化下的澳洲生态危机
2023年2月,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将考拉的保护级别从“易危”升为“濒危”。这一变化背后,是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正在澳大利亚上演。
从猎物到国宝:考拉的百年命运转折
考拉曾是澳大利亚的“悲剧明星”。上世纪初,由于其柔软的皮毛在国际市场上十分抢手,考拉遭受了大规模猎杀。1919年,仅昆士兰州就有至少一百万张考拉皮毛被售出。1927年,昆士兰州发动了最后一次考拉狩猎季,一个月内就有60多万只考拉被射杀、诱捕或毒死,这一数字甚至与今天活着的考拉总数相当。
然而,这场猎杀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公众抗议。从科学家到普通民众,从宗教团体到童子军,社会各界纷纷呼吁保护这种“可爱、不具破坏性”的本土动物。最终,昆士兰州停止了考拉狩猎,并开始采取保护措施。如今,考拉已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之一,甚至被用作外交工具,类似于中国的熊猫外交。
气候变化:考拉的新威胁
然而,考拉的生存危机并未就此结束。近年来,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频发,给考拉的生存带来了新的威胁。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之一,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内陆地区尤其干旱,例如辛普森沙漠和维多利亚大沙漠年降水量极低。同时,该国以高温著称,夏季部分地区气温可超过40℃,甚至达到50℃以上。
根据最新数据,2019年澳大利亚的平均温度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1.52℃,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同年,该国经历了严重的干旱和野火,导致数百万公顷的森林被毁,数十亿只动物死亡,其中包括大量考拉。
气候变化不仅影响了考拉的生存环境,还影响了它们的食物来源。考拉主要以桉树叶为食,而高温和干旱会影响桉树的生长,减少考拉的食物供应。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热浪和洪水也会直接威胁考拉的生命安全。
政府行动:能否扭转生态危机?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世界上最早出台环保法律的国家之一,澳大利亚已公布50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和20多部行政法规。联邦政府设立了环境能源部,负责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质量、水资源管理等。各州也设有环保机构和“环保警察”队伍,负责具体执行环保法规。
在具体措施方面,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制定新环境法,建立更多的国家公园和海洋保护区,以保护本土物种的栖息地。此外,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通过教育和激励措施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然而,这些措施能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仍需时间检验。正如悉尼大学生态学家克里斯·迪克曼所说,物种灭绝是对原生生态系统持续生存能力的进一步削弱。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巨大挑战,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仍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