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申遗成功的春节为什么翻译成Spring festival?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申遗成功的春节为什么翻译成Spring festival?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06A09DFW00

近日,联合国相关委员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消息引发热议的同时,关于春节如何翻译的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焦点。

联合国在评审通过时将春节命名为"Spring Festival",这一翻译方式引发了不同看法。有人担心使用"Lunar New Year"会淡化春节的中国属性,也有人主张使用"Chinese New Year"以强调其中国起源。

事实上,在联合国将农历春节列为联合国假日时,曾建议使用"Lunar New Year",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坚持使用"Spring Festival"。这一坚持背后体现了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智慧和策略。

从媒体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官方媒体在使用不同翻译方式时有着明确的优先级。目前,"Spring Festival"在官方媒体的传播中处于优先地位,其次是"Chinese Lunar New Year"。这种安排体现了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智慧:既强调春节的中国属性,又避免过度强调排他性,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留下了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新华社在报道中采用了"Spring Festival"和"Lunar New Year"的并列使用方式,通过这种关联性表述,逐步建立起"Spring Festival"作为春节的主导翻译。外交部在回应相关问题时,也在英文翻译中使用了"The Lunar New Year, or what we call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的表述,进一步推动了"Spring Festival"的使用。

这种策略体现了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智慧:通过逐步引导和关联性表述,让"Spring Festival"成为春节的主导翻译,既体现了春节的中国属性,又避免了过度强调排他性,为与其他亚洲国家的文化交流留下了空间。

未来,中国外交部和新华社可能会继续推动使用更符合中国文化的翻译方式,但这一过程需要时间和策略,不能一蹴而就。正如文章作者所言,"文化输出也需要点技巧,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这一系列操作展现了中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智慧和策略,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未来,我们可以关注外交部和新华社在相关报道中的措辞变化,也许会有更多惊喜。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