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网红鱼塘”养殖秘籍:从废弃到年入15万的生态养殖新模式
江苏“网红鱼塘”养殖秘籍:从废弃到年入15万的生态养殖新模式
江苏,作为水产养殖大省,其淡水渔业产值已连续30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在江苏众多水产养殖品种中,小龙虾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2024年,江苏水产品总产量超500万吨,渔业产值超1900亿元,其中小龙虾产业更是发展迅猛,仅盱眙一地的小龙虾产业年产值就已突破300亿元。
“超级小龙虾”的诞生
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浦口基地,一只抱卵虾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虾肚上藏着两三百个虾卵,晶莹可爱。这些虾卵将孵化出一个全新的小龙虾品种——“盱眙1号”。
“盱眙1号”是全国首个克氏原螯虾新品种,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小龙虾研究团队历经12年攻关培育而成。这个新品种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在小龙虾选育领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新品种生长快、规格大,50天养殖重量比常规苗种提高18%以上。”江苏省虾类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组首席专家许志强介绍道。这个新品种不仅解决了小龙虾种质退化的问题,更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网红鱼塘的生态养殖新模式
在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元山村,两个被废弃多年的鱼塘最近成为了“网红鱼塘”。这两个鱼塘各占地15亩,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殖技术,曾经尝试养殖小龙虾和螃蟹都以失败告终。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在实地考察后,提出了一个创新的生态休闲养殖方案。他们建议采用低密度投放龙虾、螃蟹和沙塘鳢的方式进行养殖,不仅能够提高鱼塘的生态效益,还能通过垂钓等休闲活动增加收益。
“放苗量控制得少一点,不要高密度,不追求产量,要有品质。”许志强说。这种“傻瓜养鱼法”简单易行,适合小型鱼塘经营者尝试。
养殖模式的具体实施
鱼塘改造:清掉芦苇,保持中间田坂七八十厘米水深。考虑到平整度和美观度,对塘埂进行修整,并设置一些景观。环沟尽量宽一些,以便虾蟹在天热时能爬到沟里水草下面避暑。
苗种投放:每亩投放小龙虾苗1500尾左右,螃蟹每亩放100-200只,同时搭配少量沙塘鳢和青虾。这种搭配充分利用了水体的生态立体空间,让不同习性的鱼类和谐共生。
日常管理:由于是生态养殖,尽量减少人工投喂,让鱼虾自然生长。定期检查水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在螃蟹育肥期可适当投喂一些饵料,以提高品质。
经济效益分析
这种生态休闲养殖模式虽然产量不高,但通过垂钓等休闲活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以江苏省小龙虾体系无锡基地为例,200亩左右的鱼塘,在国庆期间仅垂钓小龙虾一项就收入15万元。
“钓龙虾还都是三五钱小的那种,钓的人很开心,小孩更开心。每个人拎一个桶在水边钓,晚上就烧自钓小龙虾吃。”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水草贝类专家林海说。
成功要素与推广价值
这种养殖模式的成功,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低密度养殖:避免了高密度养殖带来的水质恶化和病害问题,让鱼虾在良好的环境中自然生长。
生态平衡:通过合理搭配不同习性的鱼类,构建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休闲渔业的结合:将养殖与休闲娱乐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鱼塘的综合价值。
景观打造:鱼塘周边种植垂柳、桃树、梨树等,营造出花红柳绿的优美环境,增强了休闲体验。
这种生态休闲养殖模式,不仅适用于江苏地区,对于全国其他地区的小型鱼塘经营者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不仅是一种养殖技术的创新,更是一种经营理念的转变,为乡村振兴和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