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媒体:广播节目迎来新变革
AI+新媒体:广播节目迎来新变革
2024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观众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通过AI视频互动小程序获得一个独一无二的国潮转绘小视频。这个创新互动环节不仅让观众体验到AI技术的魅力,也展现了广播行业在新媒体时代的全新面貌。
随着人工智能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播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AI音频修复到虚拟主播,从社交媒体互动到跨平台传播,新技术正在为传统广播插上科技翅膀,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AI音频技术:让声音更加完美
在广播节目中,声音质量至关重要。AI音频技术的出现,让声音处理变得更加智能和高效。
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运用AI生成视频讲述候鸟迁徙背景,并用AI作图来解释“强对流天气”。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视觉效果,也让复杂的天气现象变得更容易理解。
在音频修复领域,AI技术同样大显身手。《经典影像AI修复文化工程》通过AI视频修复增强技术,还原了“1952年奥运会——新中国的第一支奥运代表团亮相奥运会场”短片,让珍贵的历史影像重获新生。
虚拟主播:广播主持的新面孔
虚拟主播和数字人技术的发展,为广播节目带来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方式。
河北广电推出的AI主持人“吉祥”,融合了深度学习模式和高精度渲染技术,实现了语音与表情的高度拟真效果。在新闻播报中,虚拟主播不仅可以替代传统主持人,还能进行多语种翻译,大大拓展了节目的传播范围。
在互动节目中,虚拟主播更是大展身手。央视频App开发的“AI兵马俑”互动项目,让用户可以选择让兵马俑以不同方言、不同状态演唱《从军行》,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深受年轻观众喜爱。
新媒体互动:让广播更有趣味
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为广播节目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和互动方式。
在新闻节目中,杭州新闻联播启用AI数字人播报,成为全国首个全数字人主持播报的“联播”类新闻节目。这种创新形式不仅提升了新闻节目的科技感,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
在综艺节目领域,湖南广电推出的“爱芒”以助理导演的身份参与节目录制,全国第一档人工智能实验类交友节目《因Ai相约》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相亲交友节目的有效结合,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此外,AI微短剧的兴起也为广播行业开辟了新的内容形式。《中国神话》《大宋喵喵志》《AIGC三国》等AI微短剧,通过AI技术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内容生产,同时为观众带来了新奇的观看体验。
融合发展:广播行业的未来之路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广播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融合发展之路。
在政务领域,各地广播电视台通过AI赋能实现智慧化转型。例如,《问政山东》通过AI技术实现智慧化转型,推动“网络问政”走向“智慧理政”。
在文旅领域,成都广电等数十家城市电视台联合制作《万千气象 AI中国》系列城市宣传片,利用AIGC的“文生视频”功能让各城市的文化资源“活”了起来。
在教育领域,大象融媒与河南省人社厅积极推进“一十百AI人才培训计划”,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打造“AIGC培训强企”。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广播行业将更加智能化、互动化和个性化。虚拟主播、AI生成内容和新媒体互动将成为广播节目的标配,而广播行业也将借助这些新技术,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智慧融媒服务平台的转变。
正如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所说:“AI打开了我们的想象力,期待未来可以用大模型提高创作好作品的概率,通过1%的创意再加上99%的人工智能劳动力,推出更具创新力的好作品。”在AI和新媒体的助力下,广播行业正迎来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