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大额存单:稳赚还是冒险?
银行大额存单:稳赚还是冒险?
大额存单市场现状:利率下行,额度紧俏
2024年以来,大额存单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利率下行趋势。以中国银行为例,其2024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利率在1.4%-2.2%之间,其中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期的年化利率分别为1.40%、1.40%、1.60%、1.70%、1.70%、2.15%和2.2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利率水平较2023年同期已有明显下降。
进入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延续。1月以来,多家中小银行虽然逆势上调了存款利率,但整体而言,大额存单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例如,广西岑溪农商银行发行的2025年第一期大额存单中,3年期利率为2.6%,发行额度达2000万元;锡商银行推出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达3%,但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贵州威宁富民村镇银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更是高达2.95%,发行额度为8000万元。
相比之下,国有大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普遍保持较低水平。目前,国有四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全部在“1”字头,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3年期利率分别为1.15%、1.15%、1.35%、1.45%、1.45%、1.90%。部分国有行、大型股份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甚至已经下架。
大额存单vs理财产品:收益率差距扩大
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大额存单与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差距正在扩大。据银行理财经理介绍,目前新发行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基本能达到3%以上,部分产品甚至高达3.7%。相比之下,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已不再明显。
以某股份行理财产品为例,其半年期理财产品(PR2)年化收益率达到3.43%,而同期限定存年化利率仅为1.9%。最新一期发行的半年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2.8%-3.7%,远高于大额存单的利率水平。
这一收益率差距正在推动资金从存款向理财产品转移。据统计,截至2024年5月末,全市场理财存续规模较上月提升0.9%,至29万亿元。其中,理财公司存续规模较上月提升1.6%,至25.3万亿元。在5月理财产品增长规模中,零售占比72%,远低于以往87%的均值,机构占比近28%,充分说明手工补息余波持续促进理财规模快速增长。
大额存单的投资价值与风险
尽管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减弱,但其仍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首先,大额存单属于存款类金融产品,保本保息,持有到期没有本金和收益损失风险。其次,大额存单可办理质押贷款,到期一次性付息产品支持个人客户间转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此外,大额存单可依客户需要,选择配发纸质存单凭证,功能较为丰富。
然而,大额存单也存在一些风险。首先,利率风险不容忽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释放2025年可能降息的信号,预计全年降准幅度将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降息幅度为20~30BP。这意味着大额存单的利率未来将进一步下行。
其次,提前支取风险也需要关注。虽然大额存单支持提前支取,但提前支取的部分将按照支取日银行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可能导致实际收益低于预期。
未来展望与投资建议
展望未来,大额存单的利率下行趋势预计将持续。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大额存单投资。如果选择投资,应优先考虑长期限产品,以锁定当前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关注一些中小银行的“开门红”活动,这些银行可能会推出一些高利率的大额存单产品。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将部分资金配置到理财产品中。虽然理财产品不保本保息,但其收益率相对较高,且风险可控。投资者在选择理财产品时,应重点关注产品的风险等级、业绩比较基准和投资期限,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产品。
总之,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大额存单的投资价值正在减弱。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需求,合理配置各类金融产品,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