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文化传承:从央视网络春晚到艺术创新
AI赋能文化传承:从央视网络春晚到艺术创新
2025年央视网络春晚的舞台上,一场融合了AI技术和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震撼了亿万观众。在《燕归巢》节目中,600岁的《富春山居图》在AI技术的加持下“复活”,展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这场晚会的成功背后,是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AI技术支持。作为本次晚会的AIGC技术唯一提供商,艾门韦思团队运用先进的AI技术,不仅让古画“活”了起来,还实现了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精准交互。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被誉为“画中之兰亭”。这幅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燕归巢》节目中,随着郁可唯的歌声,舞台上的《富春山居图》上卷和下卷合二为一,成功重现了这幅600年古画的全貌。这一表现方式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展示了AIGC技术的无限可能。
艾门韦思团队在此次项目中采用了多项前沿AI技术。在动作捕捉方面,团队创新性地使用了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确保了节目中人物动态的精准捕捉。同时,团队还运用AI动补技术,对细节进行精良呈现。为了实现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无缝互动,团队对每个镜头中黄公望可能出现的位置、景别及动作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十余次AI模拟彩排。
AI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上,展出了45幅AI艺术作品,展现了AI艺术在理论探索、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展览策展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陈禄梵表示,AI艺术创作具有三大特点:所思即所得的即时性、全球艺术风格的可调用性,以及从零知识起步到高水平创作的可能性。
艾门韦思公司自2023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AIGC应用技术的开发与服务。公司创始人黄楚杰表示,艾门韦思的使命是让AI更好地赋能于人,通过提供AIGC应用技术咨询、技术开发和支持、商业应用落地等服务,推动AI技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应用。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文化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它不仅能够提升创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工具和表现手法,让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正如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所说:“AI艺术创作正推动人类进入一个文化艺术和智慧的大爆发时代。”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AI技术将在文化艺术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