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分厂主任如何用自动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矿山分厂主任如何用自动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近年来,矿山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智能化革命。从最初的机械化开采,到如今的智能化管理,科技正在重塑这个传统行业。作为矿山企业的重要管理者,分厂主任如何利用自动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智能化转型:矿山行业的发展新阶段
自2020年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矿山智能化建设进入快车道。据统计,截至2023年,全国已有80项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其中山西一省就有15项入选,展现出智能化建设的强劲势头。
智能化矿山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逐步演进。当前,智能化矿山的核心在于将数字技术与地质信息、掘进业务、综采业务等深度融合,实现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最终达到生产、运营、管理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自动化技术在矿山的应用实践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5G通信、无人驾驶、机器人巡检等前沿技术正在矿山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该集团已在2022年实现“煤矿智能化技术及建设全覆盖、采煤工作面实现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实现智能化、选煤厂实现智能化、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目前,已掌握5类智能采煤、5类智能掘进、3类卡车无人驾驶、5类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应用机器人200余台套,替代850余名操作人员。
在内蒙古麻地梁煤矿,工作人员只需在调度中心轻点鼠标,就能远程操控井下设备进行采煤作业。该矿相继建成了全视频调度通讯系统、5G+智能采煤系统、5G+智能掘进系统等10大智慧矿山系统,实现了从“汗水驱动”到科技驱动的转变。
分厂主任的角色与挑战
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矿山分厂主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主要职责包括:
- 制定并实施智能化建设规划
-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
- 督促落实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 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
面对智能化转型带来的挑战,分厂主任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储备,既要懂生产技术,又要熟悉数字化管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整合各方资源,推动智能化项目落地。
远程监控系统的实施与效益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系统,是矿山智能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嵌入式传感器、现场控制器PLC设备和智能终端,可以实时监测矿场内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效率、能耗水平以及故障预警等信息。
远程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
- 定位轨迹管理:实时追踪设备运行轨迹,优化作业调度
- 作业工时管理:自动记录和分析工时数据,提高管理效率
- 机械油耗监测:实时监测油耗数据,预防资源浪费
- 机械工效评估:基于运行数据分析,优化设备调配
通过这些功能,矿山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全方位监控,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尽管智能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据统计,全国4300余座煤矿中只有700余座开展了智能化建设,已通过验收的首批智能化示范矿都处于中级水平,与系统完备、运行可靠的高级智能化煤矿要求仍存在不小差距。
主要挑战包括:
- 技术标准不统一
- 智能化程度参差不齐
- 专业人才短缺
- 投资成本高昂
未来,随着5G、AI等前沿技术的进一步融合应用,远程监控解决方案将在设备维护、生产调度、安全管理等方面发挥更加显著的作用,为矿场的高效、安全、绿色运营保驾护航。
智能化矿山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矿山企业、技术供应商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作为矿山分厂主任,不仅要关注技术应用,更要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为智能化转型提供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