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家庭照护缓解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焦虑?
如何通过家庭照护缓解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焦虑?
“你偷我钱了,还给我!”一位86岁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对着自己的儿子宋清风打骂起来。这样的场景,对于许多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护者来说,早已司空见惯。据统计,我国现存的阿尔茨海默症及其他痴呆患病人数已达1699万例,而照护这些患者的重任,往往落在了家庭成员的肩上。
面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焦虑和行为异常,家庭照护者应该如何应对?这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理解焦虑: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焦虑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 情绪障碍:抑郁、焦虑不安
- 精神症状:妄想、幻觉
- 行为异常:性行为异常、无目的乱走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记忆丧失以及对环境的不安全感有关。因此,照护者需要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和理解。
照护技巧:从生活到心理的全方位支持
1. 生活照护:关注细节,预防为主
营养与健康:保证患者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注意营养均衡。对于食欲减退的患者,可以准备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药物管理:按时按次为患者送服药物,并监督其服下,避免错服或漏服。
安全防护: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行为减少、进食困难、表达困难、大小便失禁等情况。照护者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安全,防止自伤或走失。
2. 心理照护:建立信任,缓解焦虑
情感交流:多与患者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活动,如简单游戏或听舒缓的音乐。
认知训练:在聊天过程中帮助患者回忆过去的事情,有助于改善其症状。也可以通过看老照片、听老歌等方式,激发患者的记忆。
社交活动:鼓励患者参与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保持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孤独感。
3. 特殊情况处理:专业与人文关怀并重
睡眠障碍: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白天过度睡眠。晚上可以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或听轻音乐,帮助患者入睡。
攻击性行为:保持冷静,不要与患者争辩或对抗。可以暂时离开现场,避免冲突升级。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妄想与幻觉:不要试图说服患者其想法是错误的,这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焦虑。可以尝试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或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经验分享:来自照护者的智慧
1. 耐心与理解:不要与患者争辩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照顾外婆的经验:外婆患阿尔茨海默症两年,记忆障碍和妄想症状严重。起初,网友会录音作为证据与老人对质,但发现这样做不仅无效,还可能引发老人的愤怒和攻击性行为。作家蔡怡建议,面对失智老人,不说理、不纠正才是明智之举。
2. 保持幽默感:让生活充满乐趣
照护痴呆老人需要足够的耐心、无条件的爱,还要有足够的幽默感。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照顾母亲的经验:母亲喜欢跟不存在的人聊天,还老想往外跑。这位网友没有强行阻止,而是将母亲当作“老小孩”,用幽默的方式化解尴尬,让生活充满乐趣。
3. 学习专业护理知识:科学照护更有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在照护母亲的过程中,将家变成了一个小型护士站,配备了吸痰器、制氧机、血糖仪等设备。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专业的护理知识,成为了一名拥有专业知识的护工。
专业建议:科学照护的指导
1. 饮食均衡:避免高盐高脂饮食
- 多吃蔬菜、豆类、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 避免进食含有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适度运动:延缓脑细胞衰老
- 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
- 参与脑力活动,如下棋、阅读、写毛笔字等
- 保持社交活动,避免孤独感
3. 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 多与患者谈心,了解其内心感受
- 鼓励患者参与家庭聚会或社区活动
- 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4. 定期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 定期带患者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
- 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
- 与医生保持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照护者的自我关怀:不要忘记自己
照护老年痴呆症患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照护者在付出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 合理安排时间:不要让自己过于劳累,适当安排休息时间
-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或专业机构分享照护经验,寻求帮助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
- 心理调适:面对压力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护之路充满挑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人文的关怀,我们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照护者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在照护过程中感受到支持和理解。这不仅是为了患者,更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因为我们都有可能面临这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