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如何识别老年痴呆症早期信号?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如何识别老年痴呆症早期信号?
2023年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宣传日,旨在提高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和理解。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5500万痴呆患者,每3秒就会新增一名患者。在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97亿,65岁以上老年痴呆患病率为5.2%,8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更是高达30%。
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及时识别这些征兆对延缓病情至关重要。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早期症状: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短期记忆受损明显,如忘记刚发生的事或重复提问。例如,患者可能会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
定向力障碍:对时间、地点等信息感到困惑。比如,患者可能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或者搞不清楚日期和时间。
情绪和行为改变:可能出现猜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甚至对家人和朋友产生无端的怀疑。
语言障碍:找词困难、表达不清,甚至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患者可能在交谈中突然停下来,不知道如何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
判断力下降:在处理日常事务时表现出困难,如管理财务、规划行程等。
兴趣减退:对平时感兴趣的活动失去热情,社交能力下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田金洲教授指出,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识别对病情进展的干预效果非常重要。患者本人可能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作为家人或朋友,应该多加关注老年人的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让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
虽然目前尚无治愈阿尔茨海默病的方法,但通过早期干预和预防措施,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24年发布的《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防指南》提出了以下建议: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如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食物),戒烟限酒。
保持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互动。
脑力活动:定期进行阅读、下棋等脑力活动,保持大脑活跃。
管理慢性疾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定期体检。
心理健康: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辅导。
阿尔茨海默病不仅影响患者本人,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提高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及早识别症状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包容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