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四川人的健康智慧
大年初三,四川人的健康智慧
正月初三,在四川人的传统习俗中,是一个充满仪式感和文化内涵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烧门神纸的仪式,焚香秉烛,用水果、饭菜等祭拜门神,以酬谢一年来的福气。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四川人对平安和谐的向往,更蕴含着独特的健康智慧。
在四川,提到门神,就不得不提绵竹年画。绵竹年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门神画更是闻名遐迩。在绵竹年画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年画《双扬鞭》中,秦琼、尉迟恭两位门神手执鞭锏,威风凛凛。相传唐太宗病时,精神恍惚,觉有妖魔作祟,唯有秦琼、尉迟恭守候方觉精神安定。后命人绘二人像于宫门,以镇妖魔。从此,民间把这二人称为门神,因秦琼、尉迟恭手执鞭锏,又称“鞭锏门神”。这件作品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充分展现了绵竹年画的艺术魅力。
除了在家门口祭拜门神,四川人还喜欢在初三这天出门参与各种民俗活动。在成都新津区,纯阳观庙会是当地最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庙会上,不仅有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还有独特的“估膘”游戏。这种起源于清末的民俗游戏,通过猜测猪肉重量来增进邻里间的互动,既有趣味性,又不失为一种简单的体能锻炼方式。
在五津廊桥区域,大年初一还会举办舞龙舞狮巡游活动,为群众送去新春祝福。舞龙舞狮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全身运动,参与者在舞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体现了四川人将娱乐与健康相结合的生活智慧。
而在巴中等地,初三这天还有登高节的习俗。人们怀着“步步升,节节高”的美好愿望,登上高处,既是为了祈求新年步步高升,也是为了通过户外运动强身健体,体现了四川人对健康生活的独特理解。
四川人初三的这些习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健康智慧。通过祭拜门神祈求平安,通过民俗游戏增进邻里互动,通过舞龙舞狮锻炼身体,通过登高活动亲近自然,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在不知不觉中促进了身心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些传统习俗提醒着我们,健康不仅来自于药物和医疗,更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日常的点滴积累。
在这个初三,不妨学学四川人,走出家门,参与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既感受节日的氛围,又收获健康的身体。无论是祭拜门神,还是参与估膘游戏,或是观看一场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亦或是登高望远,都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许和祝福。让我们在这些充满趣味的活动中,迎接一个健康、快乐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