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C%80%E5%B9%B3%E7%A2%89%E6%A5%BC%E4%B8%8E%E6%9D%91%E8%90%BD/8348843
2.
https://k.sina.cn/article_7033900107_p1a340cc4b00100ke5n.html
3.
http://www.jiangmen.gov.cn/home/sqdt/kpzx/content/post_3170761.html
4.
http://www.kaiping.gov.cn/ckzrmzf/xwdt/ckzx/content/post_3200262.html
5.
https://www.gqb.gov.cn/news/2024/1120/59377.shtml
6.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e924ffe4b03f2293aafe7f.html
7.
https://husunward.com/50235.html
8.
https://whly.gd.gov.cn/service_new/hdyg/content/post_4615188.html

2007年6月28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顺利通过表决,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也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消息不仅让开平人民欢欣鼓舞,更让全球华人华侨为之自豪。

01

独特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的完美融合

开平碉楼,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后期,但其鼎盛时期是在20世纪初。据统计,开平现存碉楼多达1833座,每一座都凝聚着华侨的心血与智慧。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堪称中西合璧的典范。由于华侨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带回了各种建筑风格,包括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拱券和穹窿、哥特式的尖拱、拜占庭式的圆顶,甚至伊斯兰风格的拱券。这些异国元素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

碉楼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实用性和安全性。墙体厚实,铁门钢窗,门窗窄小,墙体上设有枪洞。大多数碉楼在接近楼顶的两层,建有阔于楼体的平台,并筑有走廊,楼顶配建各式的凉亭,或在四个角筑有突出楼体的“燕子窝”。这样设计,既利于人们在楼上自由活动,又利于远近观察周围的动静,还可以从平台或“燕子窝”的枪眼,居高临下,对碉楼的上下左右进行全方位的控制。碉楼顶层一般设有瞭望台,不少设有火药炮、铜钟、报警器、发电机、探照灯等防患设施。

02

华侨文化的独特载体

开平碉楼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华侨文化的独特载体。据统计,开平现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约103万人,遍布世界79个国家和地区,素有“海内海外两开平”之说。这些碉楼,承载着华侨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著名作家熊育群在其长篇小说《金墟》中,生动再现了赤坎华侨古镇的百年兴衰,诠释了侨乡人民跨越一个多世纪的命运、奋斗与追求。他指出:“开平的华侨文化是得到世界认可的,物质形态的碉楼是华侨文化的标志。”

03

数字化保护: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生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开平市不断创新保护方式。2022年,开平市投入500万元,与中国移动江门分公司合作,启动“开平碉楼数字化展示平台”项目。通过空中无人机倾斜摄影、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自力村、马降龙村等核心区域的碉楼进行高精度数字化三维数据采集和建模。

“数字碉楼”的打造,为开平文旅产业腾飞插上“数字翅膀”。据统计,2024年1-8月,开平市共接待游客636.06万人次,同比增长62.83%,实现旅游收入38.16亿元,同比增长77.63%。

开平碉楼,这颗岭南大地上璀璨的明珠,正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