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仅退款新规:商家获36小时处理权,平台治理迎来新阶段
拼多多仅退款新规:商家获36小时处理权,平台治理迎来新阶段
2025年1月,拼多多推出仅退款新规,允许商家在36小时内处理驳回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许多商家表示这将有助于减少不公平待遇和羊毛党行为。然而,也有商家担忧平台介入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此次新规被视为对仅退款政策的一次理性纠偏,旨在回归公允价值观。
政策背景与新规内容
新规出台的背景是市场监管总局对电商平台“仅退款”规则的整治。2025年1月10日,国新办举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束为表示,针对社会集中反映的“仅退款”问题,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主要电商平台,就平台利用“仅退款”规则挤压商家生存空间、助长低质低价竞争风气等问题,提出具体整改要求。
拼多多积极响应整改要求,推出新规:针对已发货订单,若消费者仅提出退款请求,商家将获得36小时的自主处理权。不过,平台有权基于用户申请、用户投诉或店铺售后等因素自行决定适当缩短商家处理时间,但剩余处理时限不得少于24小时。
商家视角:喜忧参半的反馈
新规出台后,商家群体反响热烈。许多商家表示,新规有助于减少不公平待遇和羊毛党行为,保护了商家的合法权益。一位在拼多多经营陶瓷餐具店的商家李明表示,此前经常遇到消费者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全额退款的情况,即使商品只有轻微瑕疵。新规实施后,商家有了更多自主处理权,可以与消费者协商解决方案,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然而,也有商家对新规表示担忧。一些商家反映,虽然获得了36小时的处理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平台的介入标准仍然不够清晰。有商家表示,即使在36小时内积极与消费者沟通,但一旦平台主动介入,结果往往还是支持消费者。此外,申诉成功率低也是商家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位经营二手手机店的商家陈小表示,即使提供了充分的证据,申诉成功率仍然很低,尤其是当消费者以质量问题为由申请仅退款时。
消费者视角:权益保护与平台生态
新规的出台引发了消费者群体的广泛关注。部分消费者担心,新规可能会削弱消费者的权益保护。一位消费者表示,仅退款机制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工具,新规可能会让商家更容易拒绝合理的退款请求。
然而,也有消费者表示理解新规的必要性。一位在拼多多有良好购物记录的消费者表示,虽然新规可能让退款流程变得复杂,但长远来看,这有助于改善平台生态,减少恶意退款行为,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法律与平台治理:平衡各方利益
从法律角度分析,新规更符合公平原则,保护了商家的合法权益。山东统河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源浩认为,部分电商平台在接到退款申请或投诉后,未经商户确认便自行处理退款事宜,这无疑损害了商家的合法权益。新规让商家有了更多自主处理权,有助于平衡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然而,平台规则与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仍需进一步完善。徐源浩建议,应进一步明确电商平台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其行为;为商户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降低维权成本;促使电商平台与商户建立公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关系。
未来展望:平台生态的良性发展
新规的实施标志着拼多多在平台治理上的重要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勇坚认为,新规有助于改善平台生态,减少恶意退款行为,促进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
然而,新规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何在保护商家权益的同时,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拼多多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此外,平台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申诉机制,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商家和消费者的纠纷。
总体而言,拼多多仅退款新规是平台治理的一次重要尝试。虽然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但这一举措有助于改善平台生态,促进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这是一次回归理性、追求公平的重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