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夜饭的千年变迁:从唐太宗到你家餐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夜饭的千年变迁:从唐太宗到你家餐桌

引用
网易
13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7ANT1G05566B6E.html
2.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210/c64387-40176561.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0.htm
4.
https://www.gjrwls.com/jinghua/20240206/939610804724957184.html
5.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240210/b5e4348b99b04e9880ab2ade53f6ba10/c.html
6.
https://www.cssn.cn/skgz/bwyc/202402/t20240223_5734437.shtml
7.
http://www.news.cn/local/20240210/9d589d58f9ca4d739d81030dffda905c/c.html
8.
https://www.gujianchina.cn/news/show-13114.html
9.
https://www.bj-sihemy.com/canyinkongjian/canyinwenhua/3981.html
10.
https://www.jpfood.jp/zh-cn/industry-news/2024/08/25.html
11.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12.
https://www.kaifeng.gov.cn/kfsrmzfwz/zwyw/pc/content/content_1866281997672173568.html
13.
http://www.ddjiangxi.com/system/2025/01/21/020766173.shtml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中,除夕之夜的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承载着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渴望,对新年的期待。从先秦时期的年终祭祀,到唐太宗时期的异域风情,再到当代的创新多元,年夜饭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却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01

从祭祀到团圆:年夜饭的起源与发展

年夜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人们在年终举行“蜡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以感谢自然的赐予。《诗经·豳风·七月》中记载:“跻佊公堂,称佊兕觥,万寿无疆。”这里的“公堂”大概就是汉代《四民月令》中所说的供奉先祖牌位的祖屋,人们在这里杀猪宰羊,饮宴团聚,祭祀祖先,祈求福佑。

到了唐宋时期,年夜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家庭聚会。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也描述了两湖地区除夕夜家家准备美味佳肴、一同畅饮守岁的景象。

明清时期,年夜饭的仪式感进一步增强。明代北京人在腊月廿四祭灶后,各家都会蒸点心、储存过年用的肉。到了除夕夜,则互相拜祝,名为“辞旧岁”,人们“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在杭州,“旧时除夕夜,祀先后,全家长幼毕拜,聚坐食饮,直至天明”。

02

唐太宗时期的异域风情

唐太宗时期,中国处于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与波斯等西域国家的交流频繁,饮食文化也深受影响。据《酉阳杂俎续集卷一》记载,当时长安城内遍布毕罗店铺,这种源自波斯的半透明点心深受皇帝喜爱。毕罗的制作工艺在汉朝时就已传入中国,但真正发扬光大是在唐朝。

除了毕罗,波斯还传入了多种水果和坚果。比如扁桃(即现在的巴旦木)、菠萝蜜、波斯枣(即椰枣)和开心果等。其中,菠菜作为波斯的贡品传入中国,因其根部呈红色,又被称为赤根菜或鹦鹉菜。这些异域食材的引入,丰富了唐朝的饮食文化,也为年夜饭增添了更多选择。

03

近现代的演变:从传统到创新

进入近现代,年夜饭的仪式感逐渐减弱,但其作为家庭团聚象征的核心价值始终不变。北方人偏爱饺子,南方人则喜欢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此外,各地还有吃年糕、卷春饼、蒸馒头等习俗,热腾腾的烟火气中,透着浓浓的年味。

当代的年夜饭则呈现出更多元化的趋势。据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1月,“年夜饭”相关搜索量月度环比增长约4倍;截至1月下旬,预订除夕夜餐厅桌位的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超3倍。各大餐饮企业纷纷推出成品、半成品礼盒,提供送餐到家、外卖下单、大厨上门等多种服务形式,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旅游消费热潮的兴起,“游客年夜饭”成为新的热门选择。各大旅游平台纷纷推出“旅游+年夜饭”套餐项目,产品覆盖东北、上海、江苏、湖北、海南等地。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满足了人们外出旅游的需求,也让年夜饭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04

不变的团圆:年夜饭的文化内涵

尽管形式在变,但年夜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始终未变。它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寄托着中国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期待。正如王安石在《元日》中所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份辞旧迎新的喜悦,这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穿越千年,依然鲜活。

从先秦的祭祀仪式,到唐太宗时期的异域风情,再到当代的创新多元,年夜饭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这顿饭始终凝聚着中国人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渴望,对新年的期待。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家人在,就是最温暖的年夜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