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卓舞亮相春晚拉萨分会场,燃爆全场!
山南卓舞亮相春晚拉萨分会场,燃爆全场!
在2025年央视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舞台上,一场充满藏族风情的舞蹈表演震撼人心。80多位舞蹈演员身着盛装,手持鼓槌敲击腰间圆鼓,伴随着激昂的音乐,他们的长发在空中旋转飞扬,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就是来自西藏山南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南卓舞。
千年传承:藏族文化的瑰宝
山南卓舞起源于公元8世纪,是藏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这种舞蹈最初流行于山南市琼结县久河村,因此也被称为“久河卓舞”。在藏语中,“卓”意为“鼓舞”,而“卓舞”则特指这种以腰鼓为主要表演形式的舞蹈。
2014年,山南市“琼结久河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藏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在西藏,卓舞常在盛大节庆时表演,用以祈求吉祥如意,展现藏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独特艺术:腰鼓与甩发的完美结合
山南卓舞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其独特的表演形式。演员们手持鼓槌,敲击腰间悬挂的圆鼓,鼓声清脆有力,节奏感强烈。而最令人惊叹的是甩发舞,这是卓舞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
据编导巴桑罗布介绍,早期演员们的长发都是自己的真发,但考虑到舞台效果及便捷性,现在演员们大多是佩戴假发进行表演。演员们以腰发力带动全身,使长发在空中旋转飞扬,扬起的发尖在空中的弧度形似“∞”(无限符号),象征着吉祥如意和生生不息。
舞蹈动作流畅大方,既展现了藏族男儿的豪迈与热情,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表演中,演员们通过鼓点的节奏变化和舞步的变换,讲述着藏族人民的生活故事,传递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春晚舞台: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
在2025年春晚拉萨分会场的舞台上,山南卓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观众。80多位舞蹈演员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了卓舞的无限能量与非遗文化的无限传承。
编导巴桑罗布老师精心编排的舞蹈,既保留了传统卓舞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舞蹈元素,让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焕发出新的生机。寒冷的天气没有消磨演员们的激情,洋溢的笑容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舞动的身姿是对新春的祝福。
在这场视听盛宴中,山南卓舞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舞蹈表演,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向全国观众展示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递了新春的美好祝福,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活力。
在这个新春佳节,让我们随山南卓舞一起,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愿风调雨顺、物产丰饶,迎接蛇年无限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