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山大学研究:正确刷牙能降低患癌风险
冈山大学研究:正确刷牙能降低患癌风险
日本冈山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舌苔可能与癌症风险有关。研究显示,舌苔较多的人呼气中乙醛浓度较高,而乙醛是已知的致癌物质,可引发口腔癌和咽喉癌。这一发现进一步强调了保持口腔卫生,特别是清洁舌苔的重要性。
舌苔与健康的关系
舌苔是舌头表面存在的一层白色苔状物,主要由食物残渣、口腔中脱落的黏膜细胞以及细菌等构成。冈山大学的研究小组调查了65名健康男女,发现舌苔覆盖面积与呼气中乙醛浓度呈正相关。具体来说,舌苔覆盖了舌头表面三分之二以上面积的人,其呼气中乙醛浓度是舌苔覆盖面积不到三分之一的人的约3倍。更令人关注的是,清理舌苔后,呼气中乙醛的浓度会显著下降。
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舌苔与癌症风险的关联,也提示我们,保持舌苔清洁可能是预防口腔癌和咽喉癌的重要措施。然而,如何正确清洁舌苔,保持口腔卫生呢?以下是一些专业的建议。
正确的刷牙方法
选择合适的牙刷:使用软毛牙刷,避免过硬的刷毛损伤牙龈和舌苔。牙刷头应大小适中,便于在口腔内灵活操作。
正确的刷牙姿势:将牙刷倾斜45度角,指向牙龈方向,轻柔地来回刷动。每个区域至少刷10-15次,确保牙齿的外侧、内侧和咀嚼面都得到充分清洁。
清洁舌苔:在刷完牙齿后,用牙刷背面的舌苔清洁器或专用的舌刮器轻柔地清洁舌苔。从舌根向舌尖方向轻轻刷拭,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舌组织。
刷牙时间:每次刷牙应持续至少2分钟,确保口腔内的每个角落都得到清洁。
刷牙频率:建议每天刷牙2-3次,特别是在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前。餐后可以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日常口腔护理建议
除了正确的刷牙方法外,以下几点也非常重要:
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去除牙刷无法触及的残留物。
漱口水:可适量使用含氟漱口水,帮助预防蛀牙和牙周病。
定期检查:每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
健康饮食:减少糖分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均衡饮食。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口腔癌的风险,应尽量避免。
特别提醒
- 不要过度清洁:虽然保持口腔卫生很重要,但过度清洁或用力过猛会损伤口腔黏膜,反而不利于健康。
- 关注舌苔变化:正常的舌苔应该是薄薄的一层。如果发现舌苔异常厚重或颜色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
-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根据个人口腔状况选择适合的牙膏和漱口水,如有疑虑可咨询牙科医生。
冈山大学的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口腔卫生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通过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护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疾病,降低患癌风险,维护整体健康。记住,每天只需花费几分钟,就能为自己的健康筑起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