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镇古村保护:创新模式+数字赋能,千年古村展新颜
广州古镇古村保护:创新模式+数字赋能,千年古村展新颜
近日,广州在古镇古村保护方面再传喜讯:增城区派潭镇、从化区温泉镇和番禺区沙湾街道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花都区塱头村等6个村落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至此,广州已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省级文化和旅游特色村29个,总数位列全省第一。
政策引领,绘就保护蓝图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为推动古镇古村保护利用,广州制定印发了《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全面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意见》,为乡村旅游发展绘就了清晰的“路线图”。
在具体实践中,广州注重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将众多代表性景点和打卡地串珠成链。今年4月推出“广府特色村落塱头古村1天游”等10条广州四季特色乡村旅游线路。6月至11月组织“百家旅行社进乡村 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策划推出“红色印迹·环南昆山—罗浮山增龙博红色之旅”“从化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等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创新模式,激发古镇活力
在政策引领下,广州古镇古村的保护利用呈现出多元化、创新性的特点。以花都区塱头村为例,该村创新实施“政府+企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合作企业公益性投入超2亿元,引进国内顶级规划团队进行保护性规划,建成春阳台艺术文化中心、“和春住”精品民宿、“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市集商铺等多元化业态设施,推动塱头文化和产业双振兴。
数字赋能,开启保护新篇
在古镇古村保护中,数字技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的“数字创新助力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团队,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该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测、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为古民居建立数字档案。他们运用CAD软件绘制二维平立剖详图,再运用SU、GIS、BIM软件建立三维数字化模型,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提供数据支持。
这种数字化保护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对建筑实体的有效保护,还能全面整合传统村落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等要素信息,为后期修缮保护和传承提供原始数据支持。
成效显著,未来可期
通过创新保护模式和数字技术赋能,广州古镇古村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州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力推活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商消费“增量”,释放文旅体消费潜力。
以花都区塱头村为例,该村成功入选《2024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成为全省仅有的2个案例之一。从化区生态设计小镇奔乐•HIPCAMP营地获评国家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成为广东省该批次唯一获评单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说明广州在古镇古村保护利用方面已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未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广州古镇古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