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生:科学补硒,提升免疫力!
秋冬养生:科学补硒,提升免疫力!
秋冬季节是提高免疫力的关键时期。研究表明,硒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抗氧化、防衰老、预防肿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长期适量补充硒元素可改善疲劳感,增强身体耐力和精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病率。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曾呼吁要像抓补碘一样抓补硒。因此,秋冬养生不妨从科学补硒开始,通过均衡饮食或专业人士指导下的补硒产品,为健康保驾护航。
秋冬季节,为什么需要特别补充硒元素?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人体对硒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人体代谢减慢,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而硒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袭。此外,秋冬季节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呼吸道不适等问题,硒元素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缓解这些症状。
硒元素与免疫力的关系
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非常重要。硒元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此外,硒元素还能够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提高人体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力。
秋冬季节如何科学补硒?
- 食物补硒
秋冬季节,我们可以多食用一些富含硒的食物来补充硒元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富含硒的食物:
海产品:海带、紫菜、鱼虾等海产品是硒元素的良好来源。这些食物不仅富含硒,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动物内脏:猪肝、鸡肝等动物内脏含有较高的硒元素。但需要注意的是,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因此在食用时要适量。
坚果类:核桃、腰果等坚果类食物富含硒元素。坚果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对心血管健康非常有益。
蛋类和瘦肉:鸡蛋、鸭蛋等蛋类以及瘦肉也是硒元素的良好来源。
富硒地区食材:一些地区的土壤含硒量高,其农产品也是良好的硒来源。
特别推荐:红菜苔
在湖北有一种冬季蔬菜正大量上市, 它就是有着“金殿玉菜”的贡菜,色泽紫红,清香脆嫩,营养极其丰富,富含大量的钙、磷、铁、胡萝卜素、抗坏血酸、膳食纤维等成分, 其多种维生素比大白菜、小白菜的含量都高,常吃具有降脂降胆固醇、补肝明目、润肠通便、增强免疫、活血散瘀等功效。红菜苔是一种含硒量特别高的蔬菜, 硒具有很强的的抗氧化功效,能够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每100克红菜苔中含有的硒元素高达8.43微克,而洋葱的硒含量是0.92毫克,是洋葱含硒量的10倍,尤其是中老年人,硒则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老年疾病。
秋冬养生的其他建议
除了通过食物补充硒元素外,秋冬季节的养生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 饮食调养
少辛增酸:中医认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是要防肺气太盛。而五行生克理论中“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损伤肝的功能,故在秋天要“增
酸”,以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剩肺气之侵入。所以建议这个季节少吃一些辛味的葱、姜、韭、蒜、椒等辛味之品,而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慎食瓜果:传统说法“秋瓜坏肚”有一定的道理。大多数常吃的瓜果属寒凉性质,过多食用,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西瓜,又称“寒瓜”,是清解暑热的佳品,但其他季节是不建议多吃的。
润肺养阴:秋燥最易耗伤肺阴。这个季节特别推荐喝粥。明代《医学入门》指出:“盖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喝粥时可以加入一些山药、莲子、百合、银耳、莲藕等温和滋润而不寒凉的食物,协助人体津液的生成和输布。水果方面可以适当多吃葡萄、苹果、石榴、柚子、柠檬、山楂等。
- 起居调养
- 早睡早起:秋季最适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秋天应适当早起,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 精神调养
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花草树木逐渐凋零,容易使人心情低落、忧郁烦躁,应注意调节情绪,保持从容、和缓、恬静、愉悦的精神状态,尽量做到心胸开阔,积极乐观向上,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 运动调养
秋季是一个适合运动的好时节,适量的运动可以调心养肺,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的抵御能力。但此时人体精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要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如八段锦、太极拳、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锻炼时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为标准。
通过合理饮食和必要时使用补充剂,并结合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满足身体对硒的需求,同时避免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