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管理:肺结节防治的中医智慧
压力管理:肺结节防治的中医智慧
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健康筛查观念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定期体检来关照自身的身体健康,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提高。
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指直径≤3cm、影像不透明、边界清楚、周围完全由含气肺组织所包绕,无肺不张、肺门淋巴结增大、胸腔积液等表现的肺部病灶。
肺部单个的肺结节称为孤立性肺结节;2个及以上肺结节并存称为多发性肺结节。
根据肺结节的影像表现,可以分为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其一般的发展规律,多由纯磨玻璃结节向混合磨玻璃结节或实性结节进展。
**CT筛查中约96.4%的结节为良性,恶性概率在0.5%~3.5%。**根据影像的不同表现,不同的肺结节有不同的处理措施。总结来说有以下四种:
- 继续下一轮筛查
- 随访观察变化
- 进一步鉴别诊断
- 直接手术治疗
具体可根据临床医师的建议进行治疗,定期复查。
压力与肺结节的关联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压力与肺结节的发生和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吴芳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显示,情绪压力(如抑郁、焦虑)会显著影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存在情绪压力的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短于无情绪压力的患者(7.9个月 vs. 15.5个月),客观缓解率(ORR)也更低(46.8% vs. 62.1%)。此外,血液中高水平的皮质醇与不良的生存结局有关,情绪压力组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无情绪压力组。
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情绪压力对肺癌免疫治疗的影响,提示我们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视角下的压力管理
中医认为,肺结节的形成与人体的脏腑功能密切相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副主任郑红刚主任医师指出,肺结节多由本虚标实而成,内外相引而变。人一身之气由先天之气与后天之宗气构成,饮食所化的水谷之气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合而为宗气。人之脏腑衰退,则水谷之气化生无力,宗气内虚;气之升降出入力弱,运行失司而气郁。“虚”“郁”相合,积聚乃成。
在人体脏腑功能衰退、气机升降失常的状态下,外邪侵袭,人体“正气”与“邪气”交互斗争,病情波动,表现在人体上则是肺结节的病情变化。“天人相应” “形神一体”,日常生活起居,都会对病情产生影响。
家庭食疗
自古“药食同源”,中医药取草木之精气,纠人身之阴阳,通过审查人身的阴阳盛衰,正邪胜负,取草木之寒热温凉之性,酸苦甘辛咸之味,帮助人体恢复正常的脏腑功能,祛除邪气。
肺结节患者,可用山药、薏苡仁共熬粥,补肺健脾,以濡养宗气;
若咽干咽痒、干咳无痰,可用百合、麦冬、太子参煮蜂蜜水,以养阴润肺;
若工作压力大,心情不舒,可用玫瑰、陈皮、合欢花与绿茶同煮,舒畅气机。
健康作息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顺应天地规律,才会“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疾病不生。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精神放松。
适宜运动
中医的“导引”之法,意在通过活动躯体带动周身的气机流转,如养生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合适的体育锻炼可以令人周身轻松畅快,精神百倍,过度的体育锻炼,超出自身承受能力,反耗气伤身。运动时微微汗出,稍觉疲累,稍作休息便可恢复如常,便是适宜的运动。
临床实践中的中医调理
湖南省胸科医院内四科主任肖洁和彭舟医师为张先生量身定做了一套诊治方案。不仅通过望闻问切后开具了15天的中药方,同时还给予中药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外治的治疗手段。
1个月后,张先生返院对肺部病变进行复查时,胸部CT显示肺结节较前有了明显的缩小。张先生和他的家属感受到了医务人员处处为病人着想、真诚为病人服务的态度,亲眼见证了中医中药高超的治疗技术。
肖洁表示,本病多为气虚痰瘀痹阻肺络,劳逸失度、饮食失宜、情志内伤、禀赋不足等皆可导致气滞水停而为痰,痰气互结,日久血行受阻而成瘀,由表及里,侵及肺胸,痰瘀痹阻肺络而发为结节。
肺结节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现代医学检查出肺结节后也没有太多针对性治疗手段,对于首次发现肺结节的患者,实行抗生素治疗,不能消失的结节则进行密切随访。而中医则着眼于患者的阴阳失衡,可以在发病早期就进行无创的干预,调节机体状态,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因此,在肺结节的治疗上,中医的辨证论治思路也更为灵活多样,总体以扶正补虚治本,以祛邪散结治标,运用中药、针灸、穴位贴敷、八段锦等多种无创的方式达到治疗的目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部分患者边进行中医药治疗边复查,其结节的大小、性质、数量会发生改变,甚至是消失。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用药和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肖洁强调,对于肺结节人群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至关重要。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有助于加强机体的正气。同时,中医认为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也有重要影响,故而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也是治疗肺结节的重要环节。
具体建议
情绪管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等方式调节情绪。
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可以适当食用具有养肺作用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白萝卜等。
适度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保持适度的运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定期检查:遵医嘱定期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和应对肺结节这一疾病。既要有科学的诊断和治疗,也要重视心理和生活方式的调适。只有身心和谐,才能真正达到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