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福建古村落:梧林村与龙潭村的文化传承
探访福建古村落:梧林村与龙潭村的文化传承
福建的古村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梧林村和龙潭村作为其中的代表,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故事。梧林村以其丰富的华侨建筑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近年来通过保护开发焕发新生;龙潭村则通过文创产业激活乡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两个村落不仅保留了千年文化传承,还展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梧林村:华侨建筑博物馆里的家国情怀
梧林村位于晋江市新塘街道,背靠石鼓山,面临梧垵溪,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闽南侨村。这里“十户九侨”,全村旅居海外的华侨达1.8万人。村内现存明朝百福墙、清朝官式红砖大厝、近现代哥特式和罗马式洋楼、番仔楼等各式古建筑89幢,堪称近代华侨建筑博物馆和闽南文化后花园。
梧林村的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凝结着华侨们的家国情怀。比如朝东楼,这座梧林村的第一座番仔楼,是旅菲华侨蔡朝东所建。楼主体工程完成后尚未装修,就逢抗战爆发,蔡朝东将建楼的后续款项全部捐出支持抗战,朝东楼也因此成为“最美烂尾楼”。
梧林村的保护开发始于2016年,晋江秉持“固态保护、活化传承、业态引入”理念,将梧林从一个空心村打造成集闽南华侨建筑展示、生活体验、文化创意、田野风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闽南文化旅游目的地。2022年起,梧林村还与新加坡旅游局合作开发“小娘惹”文旅IP,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吸引力。据统计,2024年春节假期,梧林传统村落接待游客达16.72万人次,同比增长124.1%。
梧林村的活化不仅体现在旅游发展上,更体现在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传承的延续。比如在德鑨宅和德卫宅中,开发了具有梧林特色的“青普榕树下 T-LAB Coffee”,将古厝、巨榕与现代咖啡文化完美融合,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空间。
龙潭村:文创产业激活千年古村
龙潭村位于屏南县熙岭乡,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曾因人口外流而凋敝,但近年来通过文创产业的引入,成功实现了乡村振兴。
2017年,龙潭村开始推行“政府+艺术家+农民+古村+互联网”的乡村振兴模式。村委会搭建中介平台,从村民手中流转古民居,按标准租赁给“新村民”使用15年。同时,推行“工料法”,由村委会自行“购料、请工、施工”,有效节约修缮成本、提高建设效率。
通过这种创新模式,龙潭村成功吸引了33户131人入住,打造出以龙潭村为核心,辐射四坪、墘头、三峰、前塘等古村落的文化创意产业片区。村里陆续开设了咖啡馆、民宿、艺术工作室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2023年,龙潭村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创收近6000万元,村财收入超过60万元。龙潭村也因此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荣誉称号。
龙潭村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体现在文化传承和社区活力的提升上。村里定期举办“人人都是艺术家”“人人都是电影人”等公益教学活动,激发村民参与文创产业发展的热情,催生了电影拍摄、特色民宿、文化旅游、旅居养生、休闲农业等新业态。
梧林村和龙潭村的故事,展现了福建古村落文化传承与现代发展的不同路径。梧林村通过保护华侨建筑,传承闽南文化;龙潭村则通过文创产业,激活乡村活力。这两个案例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