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卢芳燕:深耕护理创新,守护患者健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卢芳燕:深耕护理创新,守护患者健康

引用
5
来源
1.
https://nursing.hznu.edu.cn/c/2024-05-07/2953017.shtml
2.
https://www.zjha.org/cooperate.html?type=1
3.
https://zh.zhhlzzs.com/CN/article/advancedSearchResult.do?searchSQL=(((%E5%8D%A2%E8%8A%B3%E7%87%95[Author])%20AND%201[Journal])%20AND%20year[Order])
4.
https://www.szrch.com/hlfc/hlgz/content/post_1234967.html
5.
https://www.91cme.com/commons/noticeDetail?id=654&type=1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有这样一位护士长,她凭借卓越的护理技能和创新精神,在肝胆胰外科护理领域屡创佳绩。她就是卢芳燕,一位在护理岗位上默默耕耘26年的“快乐天使”。

01

创新护理实践,助力患者康复

在肝癌术后护理领域,卢芳燕带领团队开展了一项重要的循证实践研究。他们基于最佳证据,构建了一套科学的护理方案,并在临床中实施。结果显示,经过循证实践后,医护人员的11项审查指标执行率显著提高,知识合格率也大幅提升。更令人振奋的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从11.9%降至4.0%,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也显著减少。

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循证护理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实实在在地改善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正如卢芳燕所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让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02

多学科协作,攻克小肠移植护理难题

在小肠移植这一高难度手术领域,卢芳燕同样展现了非凡的护理才能。她带领团队成功护理了6例小肠移植术后患儿,所有患儿的移植肠均存活,并在术后3-4个月顺利回纳肠造口出院。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卢芳燕团队精心设计的护理方案:成立多学科团队,制定肠造口观察方案,严密监测血液循环和排泄物情况,合理选择护理用品,及时处理并发症,重视延续性护理等。

值得一提的是,卢芳燕团队还特别关注患儿的居家照护质量,通过细致的延续性护理,确保患儿在出院后也能得到科学的护理。随访结果显示,这6例患儿在出院后的2-4个月内均恢复良好,充分证明了卢芳燕团队护理方案的有效性。

03

关注术前评估,预防患者衰弱

卢芳燕还十分重视肝移植受者的术前评估工作。她带领团队对150例术前肝移植受者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术前衰弱发生率高达45.52%,衰弱前期发生率为42.07%。通过进一步分析,他们发现年龄、总胆红素浓度、血红蛋白浓度、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与术前衰弱密切相关。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它提醒医护人员在术前评估中要特别关注这些高危因素,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衰弱的发生。卢芳燕表示:“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我们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04

推动护理学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除了在临床护理中的突出贡献,卢芳燕还十分注重护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她积极推动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与推广,在器官移植护理领域取得显著成果。作为学科带头人,她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涵盖护理管理、外科护理等多个领域,为护理学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卢芳燕还十分重视年轻护士的培养。她通过设置文化建设、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等专项小组,采用竞聘机制激发年轻护士的潜力。她常说:“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我们要为年轻护士创造更多成长的机会。”

从肝癌术后护理到小肠移植护理,从临床实践到学科建设,卢芳燕用她的专业精神和创新思维,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白衣天使”,什么是“护理精神”。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护理事业的美好未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