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古城墙遗址博物馆开建,带你穿越千年
长沙古城墙遗址博物馆开建,带你穿越千年
长沙古城墙遗址博物馆近日在潮宗街正式开建,这一项目将为公众展示从五代十国跨越宋、元、明、清的长沙古城墙遗迹。这片遗址不仅是国内唯一发现的由历代修缮叠加而成的古城墙,更是一部浓缩的长沙城市发展史,见证了这座千年古城的沧桑巨变。
2400年的历史见证
长沙古城墙的历史可追溯至战国时期。2000年的城市考古中,在东牌楼与犁头街交汇处地下2.4米,发现了一段残存29米的战国古城墙。这是楚国时期长沙的东城垣,也是长沙最早的城。此后,长沙的中心位置再也没有移动,历代的城邑都以此为中心不断拓展。
汉代,湖南区域成为长沙国,长沙城则成为长沙国的国都——临湘。彼时的长沙城略成正方形,面积约1.5平方公里。汉临湘城比起楚城几乎扩大了一倍,它确定了长沙历代古城的基本框架。
城墙的变迁与王朝兴替
城墙的“变形”与历史波动息息相关。马楚王朝虽仅存44年,却将长沙城的规模扩张到了建成以来的最大状态。明代对长沙城墙改进最大的是把之前的砖包夯土城墙改成了极为坚固的全砖墙,并且把长沙城墙建在了龙伏山脉主峰之上,长沙城市东南部向外扩张,面积扩大了二十余万平方米。
城墙内外:社会等级的分界线
古代长沙人即使是想进出城,也不是一件很随意的事。长沙的围城时代,长达2000多年。伴随这个时代的是漫长的农耕文明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古时城墙内外,不仅仅是城乡之别,还是社会等级的差异。
从围城到无界:城市的现代化转型
公元1923年,是长沙城市规划走向开放的历史时间。传统统治秩序已然崩塌,现代社会与现代城市同步到来,长沙城也开始走向平民化。时任市政公所总理的曹典球拼力保留下了251米左右的天心阁段城墙,也为后世保留了一个感知漫长时代的空间标识。
博物馆建设:保护与展示的新篇章
长沙古城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将为这一珍贵历史遗迹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展示平台。通过现代化的展陈手段,游客将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古城墙的历史变迁,感受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
结语
长沙古城墙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更是对城市文化记忆的传承。它将为长沙增添一个新的文化地标,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这里感受到穿越千年的历史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