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扫双筛”公益项目:社区肺癌早筛新进展
“一扫双筛”公益项目:社区肺癌早筛新进展
8月31日,武汉市无核社区建设暨“一扫双筛·肺常健康”移动CT筛查大型公益行动在硚口区易家街道张毕湖社区正式启动。这一由武汉市肺科医院发起的公益项目,旨在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提升肺癌、慢阻肺和肺结核的防控效果,保护人民群众呼吸健康。
肺癌、慢阻肺、肺结核是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三大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肺癌居我国癌症发病、死亡之首,2022年全国新发肺癌约106.6万例,约75%的患者在首次诊断时已处于晚期,每年约有73.33万人因肺癌死亡。而肺结核和慢阻肺的发病率也居高不下,全国慢阻肺总患病人数高达9990万,全球每四人就有一人为结核菌携带者。
为应对这一挑战,武汉市肺科医院以硚口区易家街道三个社区为试点,将移动CT车开进社区,为40岁至80岁的常住居民提供免费的肺癌、慢阻肺、肺结核三大呼吸疾病筛查。居民只需在现场扫码预约,填写相关资料,即可获得号码牌,按号排队接受检查。
整个检查过程快捷高效,从躺下到完成检查,整个流程不到五分钟。CT影像首先由人工智能阅片机器人进行初筛,再由武汉市肺科医院医生在线完成阅片诊断,最后由全国呼吸系统疾病影像专家库的专家远程审核。对于筛查结果异常的居民,医院将在一周内通过电话反馈。
“把筛查送到家门口,这样的健康服务太贴心了。”60岁的张女士表示,此前就医需要留出大半天时间赶往医院,现在不出社区就能完成CT检查,非常便捷。另一位居民赵师傅则表示,自己此前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做过结节切除手术,这次筛查正好解决了复查问题。
武汉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李月华介绍,从目前筛查所得的数据看,情况并不乐观。市民还需对肺癌、肺结核、慢阻肺这三大呼吸疾病提高认识,提早筛查,防患于未然。对于筛查发现存在肺癌、慢阻肺等疾病风险的患者,医院将开辟绿色通道,安排入院治疗,治疗费用根据国家政策执行。
此次活动不仅提供免费筛查,还安排了呼吸科、结核科、肿瘤科、外科、营养科等学科的专家现场答疑,并通过科普直播向居民和广大网友普及三大呼吸疾病的防治知识。据统计,活动当天的科普直播吸引了近5万网友观看。
武汉市肺科医院表示,此次活动旨在建立全市呼吸系统疾病早期预警和诊断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防控效果,提高肺癌、慢阻肺、肺结核三种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能力,有效降低疾病治疗负担。目前武汉市已经明确三年内全面推开无核社区建设,对于活动中确诊结核病的患者,将其纳入结核病防治管理系统,按国家相关政策治疗、管理,助力其健康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