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95后女孩打破千年传统,让非遗打铁花重焕新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5后女孩打破千年传统,让非遗打铁花重焕新生

引用
百度
11
来源
1.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970945714038241740.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1926071_121798711
3.
https://www.songcn.com/group/news/news_info.shtml?id=1861
4.
http://www.womenofchina.com/zt/2024/0223/13001.html
5.
http://m.zmdnews.cn/article/485651
6.
https://m.weibo.cn/p/index?extparam=%E9%9D%9E%E9%81%97%E6%96%87%E5%8C%96&containerid=1008082cabf86ed59ddb4bf22ee69b2b43ec35&luicode=10000011&lfid=1008083b6c401a3d7333cd826da1dc74ad7c57&featurecode=newtitle%E3%80%90%E4%B8%96
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w4m1d7QC/
8.
http://m.szhk.com/news_31808399770753249.html
9.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40012094029759028/
10.
https://news.cqnews.net/1/detail/1206313776146042880/app/content_1206313776146042880.html
11.
https://socialbeta.com/zt/125

“一打政通人和,铁花献瑞;二打天降百福,神州同乐;三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打平安康健,福寿延年;五打前程似锦,龙腾九天……”在龙年新春佳节,拥有千万粉丝的视频博主江千寻和师兄们,在驻马店老乐山上演了一场确山铁花大秀,满足了网友们“这辈子总要看一次打铁花”的愿望。

01

千年技艺遇困境

打铁花,这项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抖音上引发了热烈的回响。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项技艺正面临着传承困境。

打铁花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与当时的炼铁业和民间信仰密切相关。每年年初,工匠们会搭棚祭祀行业祖师爷太上老君,祈求平安和生意兴隆。夜晚则进行打铁花表演,既展示行业气派,也寄托了“越打越发”的美好寓意。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展现了道教文化和商贸习俗等多元内容,寓意吉祥如意,象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金黄色的铁花散落如烟花,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兼具传统美感和现代艺术魅力。同时,使用铁水而非火药,减少了环境污染,推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非遗项目如打铁花的生存土壤逐渐萎缩,年轻一代对这类古老技艺的兴趣与了解日益淡薄。此外,打铁花的表演本身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需要表演者具备扎实的技艺和对火性的精准掌控,这无疑加大了传承的门槛。

02

95后女孩打破千年传统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95后女孩的出现,为打铁花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江千寻,这位抖音上的知名博主,成为了确山铁花千年来第一位女弟子。

江千寻最初接触打铁花,源于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当她发现很多小时候常见的民俗都看不到了,便决定用镜头记录和还原这些珍贵的记忆,以此唤醒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她和团队小伙伴们发现,和她一样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真不少,每次她发民俗、非遗题材的视频,转发、评论的人都特别多。

在江千寻看来,很多传统技艺的消失不是因为年轻人不想学,而是根本没机会了解,她希望自己的视频能给年轻人带来更多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

03

从零到一的突破

2023年5月中旬,江千寻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铁花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表达了拜师学习确山铁花技艺的愿望。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师父的反对。“谁学?你学?一千多年,就没女孩儿学这个的。”杨建军的担忧不无道理,加热到1600摄氏度的铁水,不但要确保打得足够高,还必须巧妙掌握角度,指哪儿打哪儿,让铁花在空中散开。跟杨建军学打铁花的徒弟,有把眼角膜烫坏的,也有铁水流到鞋里把脚烫坏的。

但江千寻没有被困难吓倒,她坚持从打石头开始练习,日复一日,衣服被烧破好多洞,皮肤烫出了无数小伤口,就连头发也被烫掉了几大把。在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她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练习,连做梦都在打铁花。

当滚烫的铁水装满柳木凹槽,头上扣好葫芦瓢,站在花棚下真正要上场的时候,江千寻突然害怕起来,她意识到打铁花要克服的最大难题不是技术而是直面对烈焰的恐惧。打花动作她已练习了成千上万次,心里想着“反正已经搜好了最近医院的地址”,心一横,便小步快跑起来,用血肉之躯浴火前行。打出第一棒铁花的那一刻,江千寻大脑一片空白。她借着肌肉记忆一棒接着一棒打,棒棒相连,络绎不绝。为了安全,表演者打完一棒不能抬头看,只能从围观者的欢呼声中得到反馈,完成表演。

那一夜,“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浪漫至极。

04

三亿次观看背后的传承力量

江千寻学打铁花的视频全网观看量高达三亿次,评论区里无数人被这传承千年的浪漫所感动,“最后那一刻我看哭了”“那打击声,是穿越千年的诉说”“火花四溅的那一刻,内心不只是震撼”。师父杨建军谈起江千千,直竖大拇指。

江千寻的视频不仅展示了打铁花的视觉盛宴,更让人们感受到了这项技艺背后的文化魅力。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了解打铁花。数据显示,购买非遗好物的消费者数量显著增长,非遗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如今,江千寻在抖音拥有1800万粉丝,她的视频让打铁花这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在年轻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极大地提升了这项非遗的知名度。她表示:“确山铁花,跟别的铁花不太一样,是铁花种类里最亮的一种,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

05

未来可期:非遗文化的数字化传承

江千寻的故事,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她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打铁花这项千年技艺重新焕发生机,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随着AI等先进技术的发展,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将有更多可能性。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像江千寻这样的年轻人,用创新的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正如江千寻所说:“我有一张清单,上面列了一长串接下来想学的非遗,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能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