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救护车收费之困:标准不一、担架争议与改革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救护车收费之困:标准不一、担架争议与改革之路

引用
证券时报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147292.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4H3J9D05563F9H.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15A03M3F00
4.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1/82887754.html
5.
https://finance.sina.cn/2024-02-27/detail-inakntpm0465796.d.html?from=wap
6.
http://gxsdyy.com/nd.jsp?id=906
7.
https://www.autohome.com.cn/ask/96541.html
8.
http://www.anshan.gov.cn/html/ASSZF/202411/0173102603027588.html
9.
https://www.bjrd.gov.cn/zyfb/zt/d15jrdcwhd16chy/hywjcwh16/202101/t20210128_2236962.html

近日,一则关于“黑救护车”收费过高的新闻再次引发公众对救护车收费问题的关注。据报道,一位肺结核病患者在ICU抢救数日后,家属希望将其送回老家。由于正规120救护车不能提供此类服务,家属通过医院电梯里的小广告联系到一家“救护转运中心”。从安徽胸科医院到铜陵北部乡村127公里的距离,转运费高达2800元,加上呼吸机、制氧机等设备租金8000元,两天时间家属就支出了逾万元。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黑救护车”问题的屡禁不止,更折射出当前救护车收费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将从现行收费标准的合理性、担架服务争议以及改革建议等方面,深入探讨这一关系到民生福祉的重要议题。

01

现行收费标准:地区差异与合理性分析

目前,我国各地的救护车收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以昆明市为例,普通型救护车的起步价为300元,监护型救护车为600元,重症监护型救护车为800元,超出起步范围后每公里加收8-10元不等。而在上海,市内转运的起步价为300-500元,跨省转运则按每公里6-8元收费。

这些费用是否合理?从急救资源的配置角度来看,救护车的运营成本确实不低。一辆救护车的购置价格在30万至50万元之间,加上油费、维修费、人员工资等,每出一趟车的平均直接成本接近1500元。然而,目前每趟车的平均收费仅为180元,远远无法覆盖实际成本。

但是,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动辄上千元的转运费用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对于需要长途转运的患者来说,费用更是高达数千甚至上万元。这种情况下,“黑救护车”虽然收费高昂,但因其能及时满足需求而屡禁不止。

02

担架服务争议:谁该为“最后一公里”买单?

除了转运费用,担架服务的争议也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的焦点。2024年,黑龙江省嫩江市一居民拨打120后,急救人员以“搬运患者并非其义务”为由拒绝帮忙抬担架,引发社会热议。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医疗救护员可以从事相关辅助医疗救护工作,包括搬运患者。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担架员配备不足、急救医生体力不支等原因,担架服务往往成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院前急救体系的不完善。院前急救工作强度大、风险高、收入低,很难吸引和留住医务人员。而担架员作为非正式工,人员流失现象更为严重。此外,专业抬架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许多地方的急救中心难以承担这笔费用。

03

改革建议:构建更加合理的收费体系

面对救护车收费存在的诸多问题,改革势在必行。以下几点建议值得考虑:

  1. 统一全国收费标准:目前各地收费标准差异较大,容易造成患者和家属的困惑。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牵头,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确保公平合理。

  2. 明确担架服务归属:担架服务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明确纳入急救服务范畴。各地应按照规定配齐担架员,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专业的搬抬服务。

  3. 加强非急救转运服务监管:非急救转运服务市场需求巨大,但目前缺乏统一规范。建议建立专门的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明确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打击“黑救护车”等非法营运行为。

  4. 完善医保报销政策:考虑到急救费用对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建议将部分急救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减轻患者负担。

  5. 增加政府投入:院前急救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增加投入,保障急救资源的充足供给。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急救中心和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救护车承载着生命的希望,其收费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倾听民意,完善制度,让每一辆救护车都能真正成为守护生命的“绿色通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