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栓塞:从发病到治疗的医学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栓塞:从发病到治疗的医学揭秘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gCpjtiKbd4&docType=0
2.
https://wenku.docs.qq.com/detail?docId=mSxHjmf6dl&docType=0
3.
https://app.xinhuanet.com/news/article.html?articleId=d5d822d3cb51b24f8b0bf26d478109a4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9928
5.
https://www.microportneurosci.com/care5/
6.
https://www.bangkokinternationalhospital.com/zh/health-articles/disease-treatment/quick-stroke-treatment-can-prevent-disability
7.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6690-99367376-y
8.
https://www.jxfc.gov.cn/fcsrmzf/sf545/202412/072d30fc54c04c20ad0196721fd3ef22.shtml
9.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5/58.html

脑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发生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栓塞)占85%,每年导致约640万人死亡。本文将从发病机制、症状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脑栓塞这一疾病。

01

发病机制:血管里的“定时炸弹”

脑栓塞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上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内皮损伤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脂质沉积: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被氧化和修饰后激活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

  2. 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释放,吸引白细胞和炎性细胞聚集,形成脂质斑块。

  3. 斑块破裂:随着斑块增大,其表面可能变得不稳定而破裂,暴露出基底膜和组织因子。

  4. 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液中的血小板迅速聚集并激活,释放化学物质,同时组织因子触发凝血级联反应,最终形成血栓。

据统计,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因,约占所有病例的70%以上。在斑块破裂后形成的血栓中,约40%会在24小时内导致临床可观察到的脑卒中症状。

02

症状与诊断:时间就是大脑

脑栓塞的典型症状包括:

  • 运动障碍: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不能活动)、偏侧麻木
  • 感觉障碍:同向偏盲(视野缺损)
  • 语言障碍:失语、构音障碍
  • 平衡障碍:眩晕、共济失调
  •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

这些症状往往在活动中突然发生,无前驱症状,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梗塞的面积和部位。小的腔隙性梗死可能没有生命危险,但大面积脑栓塞(如大脑半球或脑干小脑部位)则可能危及生命。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 CT扫描:快速识别脑部异常,排除出血性脑卒中
  • MRI及灌注成像:更清晰地显示脑组织损伤情况
  •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精确评估血管阻塞情况
03

治疗方案:与时间赛跑

脑栓塞的治疗强调“时间就是大脑”,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主要治疗方法包括:

  1. 血管内治疗

    • 抽吸取栓术:将抽吸导管送至血栓近端,通过负压抽吸直接取出血栓。
    • 支架取栓术:在血管造影支持下,将取栓支架送入血栓内部,释放后与血栓嵌合,再一同取出。
  2. 药物治疗

    • 溶栓药物:如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需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进一步形成。
  3. 术后护理

    • ICU监护: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
04

预防措施:未雨绸缪

预防脑栓塞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1. 健康生活方式

    • 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控制体重:保持BMI在18.5-24.9之间。
    • 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和过量酒精。
  2. 定期体检

    • 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 进行心电图检查,排查心脏问题。
    •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评估血管状况。
  3. 管理基础疾病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 积极治疗心脏病,特别是房颤。

脑栓塞虽然可怕,但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同时,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对于中学生来说,了解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备考,更能提高对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为未来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