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徐晓冬KO雷雷看"墙倒众人推":群体心理的深层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徐晓冬KO雷雷看"墙倒众人推":群体心理的深层解析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J4MR6C0556BBIO.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8GAGNAA05561028.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2948249_121739254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4%BF%9D%E5%9B%BD
5.
https://www.dailyqd.com/health/2024-11/22/content_543257.htm
6.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991
7.
https://psytimehk.com/zh/glossary/frustration-aggression-theory/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62057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9/12/16295112_1134465042.shtml
10.
https://chejiahao.autohome.com.cn/info/18415136

2017年4月27日,一场备受关注的武术对决在中国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MMA格斗家徐晓冬在不到20秒的时间内,轻松击败了自称"杨氏太极拳传人"的雷雷。这场看似普通的武术切磋,却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现代搏击的声音远超传统武术的支持者。更令人瞩目的是,失败一方——雷公太极创始人雷雷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网络攻击和舆论压力,呈现出典型的"墙倒众人推"态势。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对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争的讨论,更折射出社会中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墙倒众人推"。这句源自《红楼梦》的俗语,生动地描绘了当一个人失势或受挫时,往往会遭到众人的乘机打击或排挤。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原理。

挫折-攻击理论:从个体到群体的负面情绪转移

心理学中的挫折-攻击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墙倒众人推"现象的重要视角。该理论指出,当个体遭遇挫折或攻击时,往往会抑制直接的报复行为,尤其是在面对权力不对等、可能面临更严峻后果的情况下。此时,人们倾向于将敌意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对象上。

在徐晓冬KO雷雷事件中,雷雷的迅速败北不仅让他个人颜面尽失,也让支持传统武术的群体感受到了挫折。这种挫折感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而雷雷作为直接的失败者,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网络上的谩骂和指责,正是这种挫折感转移的体现。

外群体贬低:群体认同感的强化机制

除了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心理学中的外群体贬低现象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墙倒众人推"现象。当一个群体面临威胁或挑战时,往往会通过贬低对立群体来强化自身的认同感。在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争中,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尤为明显。

当雷雷败给徐晓冬后,现代搏击的支持者们通过贬低雷雷和传统武术,来强化自己对现代搏击的认同。这种外群体贬低行为不仅体现在言语攻击上,还表现在对传统武术整体的质疑和否定。

从个体到群体:社会心理机制的放大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墙倒众人推"现象并非仅仅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反应,更是一种群体心理机制的体现。当个体的负面情绪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开来时,往往会引发群体性的攻击行为。这种群体效应进一步放大了对失败者的攻击力度,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现实案例:金建希事件中的"墙倒众人推"

类似的现象不仅出现在武术界,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存在。近期韩国第一夫人金建希的丑闻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随着丈夫尹锡悦被捕,金建希不仅面临个人声誉危机,还遭遇了学术造假指控。韩国淑明女子大学和国民大学相继采取行动,准备撤销她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这种"墙倒众人推"的现象,再次印证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机制。

"墙倒众人推"不仅是对社会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性善恶、世态炎凉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他人陷入困境时保持同情心和正义感,避免成为冷漠的旁观者或施害者。同时,这一现象也告诫人们在顺境时不应过于傲慢,以免失去人心;在逆境中则要坚韧不拔,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通过心理学理论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墙倒众人推"现象背后的复杂心理机制。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个案中,更折射出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心理。理解这些心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情况,培养更加理性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