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火把节上的狂欢:凉山彝族舞蹈的魅力与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火把节上的狂欢:凉山彝族舞蹈的魅力与传承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2
来源
1.
http://tv.cctv.com/2024/07/30/VIDEX9KxRjjfGenrlsIucg0K240730.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08910944_121164423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07/29/content_26071697.htm
4.
https://www.lsz.gov.cn/jrls/jdxw/202408/t20240805_2710064.html
5.
http://m.yizuren.com/tradition/yzctfshwh/46684.html
6.
https://liangshan.scol.com.cn/sdxw/202407/82570883.html
7.
http://m.yizuren.com/e/tags/index.php?page=0&tagname=%E5%BD%9D%E6%97%8F%E8%88%9E%E8%B9%88&line=40&tempid=14
8.
https://www.lsz.gov.cn/jrls/znldhd/202408/t20240809_2711825.html
9.
https://www.lsz.gov.cn/jrls/bmdt/202407/t20240725_2707446.html
10.
http://www.news.cn/20241014/be93db68d2be4f5bac28c690b130dfc1/c.html
11.
https://www.lsz.gov.cn/jrls/bmdt/202407/t20240711_2701719.html
12.
https://www.sc.gov.cn/10462/10705/10707/2024/6/20/2ee68a7b94034579bd0c84937fc59617.shtml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当夜幕降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火把节就会迎来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在西昌市航天大道上,88个小火堆、3个大火堆同时被点燃,木柴燃烧的声音、歌声和欢呼声、鼓点音乐声交织成一条“欢乐的银河”。人们手持火把,围着火堆跳起欢快的达体舞,整个城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不仅是彝族人民祈求丰收、驱赶害虫的重要仪式,更是一个展现彝族文化魅力的盛大节日。在火把节期间,除了点燃火把、跳达体舞外,还会举行选美比赛、赛马、斗牛、摔跤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在众多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彝族姑娘表演的朵洛荷。每当夜幕降临,身着盛装的彝族姑娘们就会打着黄油伞,唱着优美动人的歌曲缓缓出现。她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踏着轻盈的舞步,边唱边舞,宛如一朵朵黄花在夜色中绽放。这种独特的歌舞形式,不仅展现了彝族女性的柔美与多情,更传递出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而达体舞则是火把节期间最受欢迎的舞蹈。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会围在火堆旁,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达体舞。这种舞蹈形式简单易学,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可以很快融入其中。在西昌火把狂欢夜,领舞的彝族少男少女一边用彝语大喊“跳”,一边拉起身边的游客踩起欢快的节拍。据统计,2024年7月28日、29日两天,西昌市共接待游客约75.7万人次,超过30万人次参与火把狂欢。

凉山彝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融合了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和历史记忆,展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这些舞蹈也在不断吸收新的元素,展现出文化的活力和包容性。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火把节已成为凉山州的一张重要名片。它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火把节期间,彝族传统服饰体验产业蓬勃发展,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也广受欢迎。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彝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也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火把节期间,除了歌舞表演,选美比赛也是备受关注的活动之一。彝族向来有举办选美活动的传统。在越西县的选美比赛总决赛中,经过20个乡镇的层层选拔,男女优胜者分别被授予“金鹰”和“金索玛”的荣誉,他们也同时成为越西县“文旅推荐官”。获得“铜鹰”荣誉的阿主约布特意手持佩剑、佩戴特色首饰上台,展示了一段低沉、悠远的口弦。阿主约布表示,了解到这项国家级非遗面临传承困难,自己主动学习了四年。“参加选美活动也是想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彝族的非遗文化,让越来越多游客体验家乡的风光和美食。”阿主约布说。

在越西县书古镇新华村,赛马、斗牛、斗鸡、斗羊等传统民俗竞技比赛热烈开赛。雨后薄雾笼罩的大山脚下,青翠稻田中,从四方而来的村民、游客穿越田垄,到达田中坝头,将竞技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因担心交通拥堵,19岁的彝族小伙沙马克达早上6点多就冒雨出发,但会场的火爆程度还是超出他的想象。“今年是越西县第一次举办这么大规模的民俗竞技比赛,真是不虚此行。”沙马克达兴奋地说。

在布拖县,传统火把节开幕式上,身穿彝族盛装的姑娘们撑着黄色油纸伞围成几个大圈,跳起彝族传统群舞“朵洛荷”,远看如一朵朵黄花接连绽放。成都游客王女士表示,自己今年已经在普格县、布拖县等多地体验火把节。“原本我以为火把节只有点火把,没想到还看到了各有特色的原生态习俗活动。”

火把节的火热也带动了彝族传统服饰体验产业的发展。在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西昌市海南街道大石板社区,前来体验彝族特色服饰拍摄的游客络绎不绝。旅拍店老板高威说:“这几天游客越来越多,每天最多能接待上百位客人。”大石板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张俊介绍,目前村里有80余家从事旅拍行业的商户,带动许多村民返乡创业。今年西昌火把狂欢夜前后村里日均客流量可达3万人次。

行走在火把节的西昌街头,彝族小伙主动送上“都泽木撒(彝语:火把节快乐)”的祝福;越西县巡游的队伍旁,许多市民和游客合影留念。在这里,人们专注地沉浸在热烈的彝家音乐里,沉醉在壮美秀丽的风光中。

火把节上的舞蹈表演,不仅是彝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让彝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人们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正如一位游客所说:“原本我以为火把节只有点火把,没想到还看到了各有特色的原生态习俗活动。”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彝族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也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地方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